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抒情散文 >远去的雪线

远去的雪线

2015-01-25 11:50 作者:有责匹夫 阅读量:25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半山腰,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上面白雪皑皑,下面草木萧疏,一白一黄把大山重新妆扮了一番。这就是冬天的雪线。

小时候,一到九月,雪就来了。飘飘洒洒,悉悉索索,不一会儿,满世界雪花一片,银白一片。而且下雪好像不分高低,不分南北,要下就直接下来了。你根本不知道雪线在哪儿。要找雪线就在自己的脚底下。只是天晴雪退的时候,山下湿汪汪的,雪水已入土中,山上还是银装素裹,你真的觉得山戴上了雪帽儿。那时,冬天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冬天的风貌尽收眼底,冬天的感觉是那么强烈。在我们的记忆里没有雪线的概念。

后来,冬天的印记渐渐模糊。十月不见雪,河里不见冰,雪下得越来越少,季节仿佛连在了一起。冬天的阳光很暖和,小孩子们还穿着背心打篮球,成年人也不穿毛衣。雪线来迟了,升高了,远去了,盼望着的山上的那抹白色成了梦中的图画,心中的记忆。记得以前出县城到省府要翻过一座叫做拴马岭的山,公路盘旋而上,穿山而过。冬季来临,那座山就要填上大雪,路上就要结冰。开车过山,首先观察雪线到了哪儿,要是在公路上边,就大胆过去,要是过了公路以下,就有冰雪填路,开车过去要倍加小心。于是,堵车就成了常事。非要过去不可时,司机就要给轮胎套上铁链,或在路上垫上沙石、干草,小心翼翼地开过去。于是,有人就诅咒这雪线,这冰雪,要是没有它们,我们何以吃这份苦,受这份罪,闹得人惴惴不安,牵肠挂肚。如今的冬天,再过这座山,就轻松容易了。整个冬节没有雪花,没有冰泠,找不到雪线,山顶只有一团团雾霭,山间有飞过的鸟儿,山下有温暖的阳光。这时,路边的土地有些龟裂,泥块没有冻开,水池已经干枯,地下少了墒情。我们真的有些忧心,有些着急。这时我们就想,冰雪堵路与没有雪水从而造成天干地裂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夏季雨水太多,冬季却不见冰雪,气候反常太明显。翻开报纸、打开电脑,常常有报道青藏高原的雪线升高了,雪帽萎缩了,雪山提前融化,大量的雪水白白流走,造成的后果将是夏季江河泛滥,冬季大地干旱,时序更替紊乱,将给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问题。

雪线为什么远去?气候为何如此反常?我们人类应该认真反思。烧煤做饭发电、汽车尾气排放大量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大气变暖;草木大量砍伐,撕去地球的保护层,泥沙成灰向空中弥漫;生活无度,造成令人触目惊心的浪费,给地球带来沉重的负担……事实上我们在做着既依傍地球须臾不能离开,又破坏地球使冒着巨大风险。而这种风险又时刻在上升,在加重。

如何让我们再次看到雪线?如何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重演?这需要科学的帮助,找到规律,寻求解决之道;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力求通过高效、高端的产业来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需要我们毎个人理性地生活,倡导节约、环保从而让稀缺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为我们美丽的地球减负。

写到这里,已是今冬的“大寒”了。雪线依然难觅,大地阳光灿烂。也许春天来临时会降一场大雪,那时雪线会推到我们的脚下。

其他人在看啥

    《远去的雪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