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也要做官是怎样的一种的心态
近期,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的组织处理结果: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因此受到处理。(2月10日,南方都市报)
身为一名合格的地方官员,学历有,成绩也突出,却只能受到虚无缥缈的“表扬”,在仕途上不得意,无奈之下,“被迫”选择贷款行贿,最后被双规,这怎么看都像一出人生悲喜剧。未得到时是安全的,是平淡的,得到了却身陷囹圄,不法手段让自己走向了一条不归路。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一出有关于人生的“启示录”,更是官场潜规则和官场“改造”人的一出悲剧。贷款行贿求官表面上是滑稽的,但是却也折射出了一个当今一些地方仕途为官的无奈。
笔者并非要为这位荒唐的犯法官员开脱,只是一些地方“吏治不清”,让这样一种丑恶的官场文化长期存在,不仅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而且还拖带一个个原本有上进心、有事业心的年轻人经不住这种染缸文化的浸淘,一个个变成参与者、受害者,乃至变成这些染缸文化的执行者。卖官粥爵横行,有卖官者,自然就有买官者,而且买官的投入“费效比”相对较高,所以狗苟蝇营之徒投机钻营也就在所难免了,更重要的是,不行贿买官慢慢就会被官场边缘化乃至淘汰。
贷款买官折射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大学生的职场无奈,更折射出了一些地方官场文化的严重扭曲变形,价值观败坏,毫无政治职业操守,为上位者贪婪无度,把本应该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权政部门变成了生意场,让全社会跟着受损。官场腐败文化侵蚀的不仅仅是公职人员群体,它更是让整个社会价值文化和各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表率,没有一个廉洁的政务机构,怎么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社会?怎么能为社会建立诚信榜样?重塑政务职场价值,实在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