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从官员落马“墨宝”随之看官场文化

从官员落马“墨宝”随之看官场文化

2015-02-28 16:39 作者:夜·暗 阅读量:108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大老虎”现形,怎么处理他留下的“墨宝”似乎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就因此陷入舆论漩涡:先是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挡住了落马“著名校友”的题词署名,后又将学校新闻网上与其有关的报道悉数删除。个别官员对题词秀书法的热情超乎寻常,处处留墨,一俟乌沙落地,那些带着官气的“墨宝”一夜之间也成了让人不忍直视的“遗羞”。(2月16日,新华网)

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一些官场上显现得尤其明显,这种在位时处处钻营“求”得墨宝,张挂在显眼处,以作为上级的肯定和单位的荣耀,一旦人物失势,不管是当初题的是“墨宝”还是“墨水”,不管是书法文体如何,不管学问高低,一律尽数铲除,如同害怕瘟疫一般,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前后对比差异之大,态度之悬殊,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权势熏天的时候,不光是身边鸡犬要升天沾光,连带自己的衣襟、爱好也成为众官随们追捧的热点。

权势落马,身边一切自然也要跟着落马。“字”凭人“贵”,人失势了,“字”也自然随着贬值。这里面显现的,到底是趋炎附势者的见风使舵,还是官场真实的“人情冷暖”,人们自有其判断。只不过,一些单位和迎奉者前头如此“求字若渴”,把“领导”的墨宝当做政绩和功耀,在“领导”落马后,又如此迅速的“变脸”,依笔者看来,这并非只是“世态炎凉”给众人的警示而已,而是一种官场上由来已久的“潜规则”。

笔者对“题字”也没什么研究,不过倒是知道一些官员确实书法造诣了得,只不过落马之后,那些所题的匾额遭到拆除,广东省原政协主席陈绍基即是一例。官员和其他许多普通人一样,喜欢书法,喜欢题字,倒也无可非议,但官场上这些“人情”和“世态”却不能视若无物。书法、题字的“显”与不“显”全是靠权势来衡量,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这种“不正常”的文化什么时候能够有所修正,大概还是要靠官员队伍们慢慢自知自省才行。

其他人在看啥

    《从官员落马“墨宝”随之看官场文化》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