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陷入塌方式腐败是诅咒还是人性

陷入塌方式腐败是诅咒还是人性

2015-03-03 12:12 作者:抓不住的阳光 阅读量:224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2014年,官场“强震”席卷三晋大地,至今“余震”不断。山西先后有7名省部级领导落马,多位市、县“一把手”被查处,纪检、国土、煤炭、交通、政法等多个系统成为“重灾区”。而山西多县市党政一把手至今空缺 多数落马官员“倒在煤上”。(网易新闻,3月3日)

过去一年,山西是在喧嚣中度过的。因“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山西成为全国的反腐“样本”。这种前腐后继”,或者叫塌方式的腐败,有人会把问题归结于“官商勾结”,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可如果真这样的话,昔日的晋商又凭什么能取得全国各地百姓长达百余年的信任。所以说 先别怨商人,还得从官员自身剖析原因,敲响警钟,吸取教训。

俗话说“内因是事务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山西的现象从某种原因上来说只能是因为为官者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他们自己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煤老板的诱惑只能充其量是一个诱因,是外部条件,如果作为内因的为官者们能守得住自己的信念,是不可能出现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因此,这些为官者们自身贪婪的本性才是引发塌方式腐败的真正诱因。我们从塌方式的重灾区看到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笼子,用贿金打造的金灿灿罪恶的笼子,有些领导干部被养在这个笼子里,就象笼子里的鸟一样,被喂的很肥、很舒服,已完全没有了抵抗能力,成了一个宠物,成了不法商人捞取不义之财的白手套。要解决塌方式腐败,我们必须在高压打虎拍蝇的行动之下,打碎大大小小的金笼子,把这些领导干部请出来,把他们和手中的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并形成不愿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在推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法治来制衡权力。让制度和法律作为反腐倡廉的最佳防守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在外界的帮助下,让内在有所顾忌,从而让内因发挥正能量,不再出现大面积腐败,斩断腐败成为资源诅咒幕后推手这诱因,并最终能全面避免腐败的出现,让腐败一词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人们的思想。

姓名:黄冰

地址:贵州铜仁

电话:13700968197

邮编:621600

其他人在看啥

    《陷入塌方式腐败是诅咒还是人性》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