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明确反腐筑建牢固的反腐败“堡垒”
近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近20年来,全国政协主席在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反腐败”。
腐败是历史通病亦是时代毒瘤。腐败一天不除,都将加剧社会治理的成本,抵消改革红利的释放,消解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进而从内部蛀虫发展与稳定的“堡垒”
党的十八大之后,从严治党和反对腐败如霹雳闪电划破历史的天空,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老虎苍蝇一起打。自薄熙来被绳之以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热议的主题。依法治国,反腐败制度也逐渐完善,构建了一道坚固的预防腐败的“防火墙”,反腐的力度空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过去的一年里,政协无论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还是围绕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咨政建言,乃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都让人印象深刻。
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空前,赢得了普遍赞誉,政协报告并未置身度外,实乃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才能让“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除了政协委员尽职尽责之外,与中央精神共振,与民情民意共鸣也不可或缺。反腐,如今正是全民共识性的命题,是党心民心所向,政协报告谈及反腐,也理所应当。
首提“反腐败”,并不是说以往政协不关注腐败,而是这次报告将反腐败放在较为突出位置。稍加辨析即可发现,首提反腐败实是水到渠成之举,这次政协明确提出反腐败,将建筑反腐败工作的坚强“堡垒”。个历史时期,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重视腐败问题,那么就会重蹈历史覆辙,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解放中国,是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是因为党的正确方针,才有我们现在的发展成果,为了巩固这个成果,就必须要正视腐败问题,而且要花大力气来治理腐败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会更好更快发展。
历史是公正的审判长,当年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没有赦免杀人的黄克功,正如雷经天申明:“如果赦免了黄克功,共产党就不姓共了,人民就会与我们不共戴天。今天我们不判黄克功死刑,就是判了我们未来的死刑!”正因共产党手执为民的法绳,抱持公平正义的法魂,尊重人民意愿,才赢得了民心。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腐败之害,世人皆知。习近平曾强调:“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不断凝聚共识,不断对贪官形成围猎之势;除了打虎捕蝇猎狐,还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不仅塑造清廉国家,更能取信于民。
作者:沉水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