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国企的大面积反贪腐的背后意义

国企的大面积反贪腐的背后意义

2015-04-15 09:54 作者:夜·暗 阅读量:24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刚刚过去的3月,至少有15位国企高管相继落马,3月也被称为“国企反腐月”。地方的国企反腐力度也不小,广日集团、营口港务集团、厦门市路桥建设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福建建工集团,这些在地方上响当当的大企业,也有官员接连被查。(4月5日,新华网)

反腐无死角。从去年中央巡视组开始重点对国企进行检查以来,国企就成了反腐的重点区域之一,在今年仅仅一个3月,被查落马的国企高官就有十几位之多,难怪有些媒体喊出了“国企,颤抖吧!”这样的新闻标题。其实,应该颤抖的不是国企,而是那些久居高位,把国企当成是贪腐摇篮的官员们。国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力量,公平地说,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国企也是国家的最大税基所在,不少国营企业往往处在产业链的顶端,手里握有大量可以垄断的资源,无数的中小企业都在围着它们赚,与之配套,这样才形成了企、私企互补的良性市场关系。

但是必须也要看到的是,国企的负责人握有相当大的权力,有的国企官员影响力甚至堪比一个高级党政机关干部,国企手里有钱,也有权力在身,于是,这就形成一个权力寻租和贪腐重大便利区域。有的国企官员不仅自己贪腐,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人脉圈子,不管是与之配套企业,还是业务往来企业,都成为这个圈子里牢靠的伙伴,“朋友圈子”一多,再加上监督一时间不到位,行起贪腐之事来就显得尤为严重。有的国企官员把国有企业当成了自家自留地,七大姑八大姨统统都能在里面任个一官半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层出不穷。

国企在以往是一个反贪腐的“化外之地”,相对于对于党政机关的官员落马,国企官员的被查落马往往要少的多。这回的“国企颤抖”现象显示了中央反腐的力度和决心,只要是敢伸手的,就会严惩不贷,只要是敢于拿着党纪国法不当回事的,甭管是藏在党政机关、职能部门还是国营企业的,都统统逃不过反腐的“照妖镜”。对于国企的大面积打贪,揪出不法官员,这就为未来经济发展,市场的净化起到一个关键作用,因为国企的腐败往往更能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部分。所以建设一个好的“国企生态”,其实就是对国民经济的一种基础夯实,可谓是民心之所盼。

其他人在看啥

    《国企的大面积反贪腐的背后意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