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新党员的新梦想
多少人努力拼搏,就为了能够在大城市占得一席之地,而在浙江东阳的许响彬却反其道行之,“突然”放弃了在上海的一切,包括百万年薪和富庶生活,回到了自己 出生的小山村当起了村支书,每天不仅要管村里的大小闲事,还要起早摸黑“捡垃圾”。 (5月16日,中新闻)
理想分大小,为个人理想而胸怀大志、勇往直前当然值得称道,这貌似是目前社会当中的一种“主流思想”,但为了社会,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却是一种恢弘大气,是一种无私和忘我。不管他是身处在重要位置,抑或是在乡村偏远地区,有了这样一种情怀和坚持,放弃享受,放弃城市中的安逸和灯红酒绿,甘愿在偏远地区坚守一份本真,为了自己的家乡父老,为了能够规划出属于当地群众的蓝天,这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和令人称道的精神。
我们的党从建设初期就从来不是一个人人为己的组织和政党,如果没有一种博大的胸怀,没有一个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目标,没有一种无私和利他的向往,在无数的磨难和磕磕碰撞当中就不可能走到今天,不可能团结今天广大人民群众一步步走得踏实,一步一步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如今,经济基础打好了,人民生活逐渐富裕了,国家一天天强盛了,在世界中的地位也有目共睹了,可以说,建国建党几十年来,都是依靠一代一代无数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精神的支撑,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没有精神的支撑,是不可能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的。
在今天,我们看到,年轻人正在接力这种精神,正在接力这些宏大的事业,有了这种传承和火种,我们就无愧于前人的努力,无愧于前人的种种的艰苦和磨难。
尽管当下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央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就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取得经验,取得进步的力量。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许响彬这种舍弃享受,而用自己的实践为乡亲造福祉的行为,但如果放在整个的党的历史上,这种行为即普通,而又显得伟大。它虽然耀眼,虽然显得与众不同,但这正不是我们的党正“年轻”,党的精神的一种更为与时俱进的展示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