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们的大公无私精神给予我们的启发
近日,纪录片《重读抗战家书》在央视播出,张自忠、彭雪枫、左权、赵一曼……观众从那一封封浸染着战火硝烟、洋溢着家国情怀的家书中,重温英烈们谆谆之叮咛、浓浓之亲情,深受教育和震撼。(5月17日,新华网)
有一种亲情,叫大公无私,也有一种亲情,是名符其实的陷阱。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奉献出来的亲情,这就是一种高尚;而为了一己之私,忙着吹各种枕边风,或者忙于护犊子,利用手中权力行各种不正当的行为,这种亲情,就是一种自我陷落。最后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整个家庭都身陷囹圄而不能自拔。
手里有权力不是坏事,对于权力的追求也并非是可耻的。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如果官员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一个社会当中杠杆,用它来撬动进步的车轮,造福民众,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这就是把权力用在政党的地方;而另外一种,则是把手中权力当做是全部追求,把权力上面的光环当做是一种身价,使用起权力来肆无忌惮,不仅用来照护家人、亲戚和朋友,而且还把手伸进了不该伸的地方。这种权力之手,其实就是一种罪恶。
管住权力之手,让它为社会造福,让它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就是要加大对制度的建设,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它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用在该用的地方,有了阳光透明的监督,这就会让权力不再是那种黑箱之下或者是裹挟着一些亲情和友情带来的某些扭曲。
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为组织选拔合格的干部,如何让干部们不再被一些亲属友情和家族腐败式的圈子深陷,这就需要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建设,这个建设其中不乏要动到某些人的利益,也不乏要加大创新力度。商品的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制度的创新则更是基石,有了它,就能让社会制度的漏洞弥合的更加及时,有了它,就能让权力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
老一辈革命家们常给我们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他们抱着那种赤诚的家国情怀,对党和人民保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反腐倡廉的当下,有些人的利益被触动,大量的贪腐行为被曝光,精神家园如今亟需灌溉,大量的制度建设都需要有人真抓实干,在权力的分配和监督上面需要自我节制,在这一点上先辈先烈们倒是可以给我们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