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一线总指挥”的塌方式腐败说明了啥

“一线总指挥”的塌方式腐败说明了啥

2015-06-15 11:15 作者:夜·暗 阅读量:337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这一角色,承担着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等繁重任务,责重权大,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诱惑和考验。(6月8日,网易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上,对200多名第一期学员说: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很重要,官职不算大,但是责任不小,压力也不小,这个官,不好当。

对于全国几千名县委书记进行轮训和教育,这在建国史上是不多见的。说明了啥?说明在新时期下,党中央和总书记对于工作在第一线的县委书记工作极为重视,所谓“郡县治,天下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工作任务层层下压,社会发展目标层层也是层层下压,最后压到什么地方,就是到了县委书记这一级,可以说,他们比一般的高级干部工作压力要多不少,他们既要承上,也要启下,作为当地一把手,大量的工作是针对当地群众,群众和社会上有什么事情,他们就是第一责任人。所以,把他们比喻为“一线总指挥”一点也不为过。

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对于管理和学习,对于干部的培养和约束就显得尤其重要。最近刚刚发生的甘肃省华亭县县委书记受贿事件,贪污所得高达近千万,而且,此案更是牵涉到129名当地官员,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人事大地震,而且震惊了全国。人们无法想象,一个县委书记的官职居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塌方式腐败居然不只存在于像是山西省那样的省级单位,也存在于县处一级。县处级干部虽然不大,但是作为地方一把手,却掌握着大量的权力,在缺乏监督和监督体系并不完整的情况下,这样的权力集中就会造成大量的寻租现象。县委书记贪腐能够拉下上百名当地官员,这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无法想象,这样的卖官鬻爵最终给当地的政治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无法想象,这样的丑恶政治链条给当地社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制度的笼子要扎紧,不仅存在于上层建筑,对于全国千百个基层单位,制度建设也是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建设要跟上,监督体系建设要跟上,法治环境要跟上,如此,才是塑造一个地方政治清明、公正廉明的大思路、大方向。

其他人在看啥

    《“一线总指挥”的塌方式腐败说明了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