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寒中送炭的奖励才是商家最美的善意

寒中送炭的奖励才是商家最美的善意

2015-08-31 11:10 作者:水兵老师 阅读量:154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每年的高考成绩放榜,各地的状元或尖子生就成了吸引媒体舆论的“天之骄子”,状元和高分考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政府行动起来,企业老板行动起来,甚至连偏远的小村庄也行动起来了……这些考上清华北大或者比这两所稍逊的全国名牌大学的高考状元或尖子生,当地政府重奖若干万元、当地某某老板重奖若干万元、状元或尖子生所在的镇(街)村奖励若干……有地方老板甚至奖励高考状元一套价值不菲的房产。这些考上清华北大的状元,一不小心就获得了这么多的金钱和物质奖励,那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我不想猜度老板出于什么样的商机,这样重奖高考状元或尖子生的好意,钱在他们的手上,他们想怎样奖,谁人也无权干涉。但总让人觉得:商家善举的背后,更多的是在为他们的“商业炒作”操心,不难想象,状元或是浓厚功利化的商业信息广告的道具!商业社会,人们不应该反对商家的广告及赢利策划,但对于高考状元或尖子生动辄就给予房子、丰厚金钱的奖励,客观上助长了天之骄子的虚荣心以及对于分数等同金钱的价值观,未免会助长他们“唯分数论”的思想。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失联吴川女孩柯××,拿着一张“华南师范大学”的一本院校录取通知书到他复读的学校及村子里骗取奖学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而去年被美国警察押送回国的双博士后女学霸(她向人们诉说: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也不懂),更增加了人们对于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认识。如果金钱和物质只因他们的高考成绩拔尖而轻易地获得,会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偏差,甚至迷失了奋斗目标。在高考应试教育制度遭受诟病的今天,商家这样的重奖状元或尖子生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就值得商榷了。

如果这样的重奖励成为社会常态,对于高考学子来说,成绩好的学生会认为理所当然,受之无愧。如果在各地方状元或尖子生奖励的横向比较中,他们认为奖得不够多就觉得不合理,他们也不买帐;大多数无缘奖励的学子,不管是差一分还是差300分的,这些孩子已经一起负出了努力,他们的心理也不平衡。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寒门子弟,他们或者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同早就输在起跑线上,就会认为这个社会对于他们的不公平,所以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就更加不买帐!

如果各地政府和老板转变奖励形式,把重奖高考状元或尖子生的大部分资金用来奖励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特别是享受低保的家庭),帮助这些寒门子弟完成学业。各地的高考状元或尖子生以政府的精神奖励为主,金钱和物质奖励为副,这种奖励将会更大发挥各地老板反馈社会的正能量。这种寒中送炭的奖励才是商家最美的善意!去年4月25日,吴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招励带队来到黄坡镇林屋村委会进行“好人好报”村(居)行活动,当地老板冼林海先生在活动现场捐资30万元,用于吴川市2014年高考的100位寒门弟子的助学奖学金,我觉得冼先生就是想贫困学生之所想,急贫困学生之所急。这一种助学,没有半分的功利,虽然30万可能还不值半套房产,但所产生的社会良好效应是可以预见的。

其他人在看啥

    《寒中送炭的奖励才是商家最美的善意》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