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随笔日记 >易經“辯證法”

易經“辯證法”

2015-09-03 17:46 作者:仁燚堂主人 阅读量:105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司馬遷《史記》云:“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又在《自序》中說:“文王拘羑裏演周易”;故伏羲畫八卦而文王演周易。《易緯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鄭玄依此義而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一字三訓或多訓之說,古為常論,譬如《論語》之“論”字,《論語義疏》自序:“一云:“論”者次也,言此書事義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論”者理也,言此書之中蘊含萬理也;三云:“論”者綸也,言此書經綸今古也;四云:“論”者輪也,言此書義旨周備,圓轉無窮,如車之論也。”以《爾雅》此書最為合乎情理。叢易字之義而言,變易與不易本身即是辯證。按伏羲畫八卦之初,伏羲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得一尋常規律。太陽東起西落,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白天為陽,夜晚為陰,然伏羲思慮而得太極,陽至極而生陰,陰之極而生陽。如此,便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即是陰,陰即是陽。太極生兩儀式也;冬至至春分為少陽,春分至夏至而為老陽,夏至至秋分而為少陰,秋分至冬至而老陰。故陰極而生陽,陽極而生陰,履霜堅冰至,兩儀生四象,物極必反也。《易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萬物皆歸陰陽。

《周易》由卦辭、爻辭、文言、象辭、彖辭、序卦、系辭、說掛和雜卦等組成。根據根本的天理: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中的六十四卦由此八卦重疊演變而來,每一卦分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六十四卦皆由陰陽組成,故系辭有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人們就用這六十四卦占卜,問祭祀、戰爭、商旅、婚姻和生產等吉凶禍福,根據陰陽之變化來斷定所占之事變化的結果。《易經》所占卜之事的變化中,我們很容易看出易經的變化思想,而只此六十四卦就能預測天下所有之事。把具體事情抽象化,而又把抽象事情具體化,《易經》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通過這種很抽象而又具體的方法來斷吉凶,最重要的是《易經》指導人們修身的方法,趨利避害。動或不動,往或不王,皆觀天道陰陽之變化。但有一條總的規則:導人向善,尊禮而行,不違天道。這種思想被當今之人稱為“樸素辯證法思想”。

其他人在看啥

    《易經“辯證法”》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