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记 一
陈传勇 原创
对桂林的向往应该说是魂牵梦绕的,小时候源于那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课文,感觉那应该是人间的一片仙境,世外的一方桃园。小时候对自己的那种向往感觉有点可望而不可即,那毕竟是个很遥远很遥远,像梦一般的地方,桂林在我幼小的心里就充满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对这种神秘的向往,后来有一段时间在我的心里被深深地尘封,我清楚的知道,这种尘封,总有那么一天可能会被发酵。大学时又在巷口无意间听到了韩晓的《我想去桂林》,歌曲很简单,我却一听入迷。为此,我买了韩晓的这张专辑,在宿舍里一有时间就听,每听都心意坦然,一切疲惫烦恼全去,其实我对这首歌的入迷倒不是因为歌词的华丽和曲调的典雅,却是源于那种很久很久以前就种植在内心的,对桂林的渴望或者说是向往。也许这首歌曲的成名压根就不是源于韩晓的唱功,而是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和那种发自歇斯底的对桂林的渴望。因此我发誓,等我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去桂林看一看,带上自己的爱人。因为那是一个在我心里植根多年愿望,能够带上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去那个传说中的地方留下我们爱的身影和爱的声音,那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她将使记忆永远充满色彩。
在今年的年初,去桂林的时机终于成熟,公司为了报答我们一年来的辛苦,特意放长假组织我们单位的人去桂林疗养。对我来说,愿望终将要实现,钱和时间也终于都有了,并且这一切都是单位给予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成就感。
我们去桂林的时候,北方正是漫天飞雪,天寒地冻;而桂林却正好是温度适宜,春季盎然。我们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了这种温差的巨变所带来的喜悦,四个小时前我们还是在北京,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着自己,哈气成冰。而现在,却是一身休闲,轻装上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暖暖的春意,似乎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油然而生,这种心情骤然让这座美丽的小城增色不少,让我们看花吐香,读树成荫,眼中的一切皆是美丽的化身。
我们刚刚走出桂林机场的大门,远远地就看到了桂林方面接待我们的美丽的导游小姐,她手举小黄旗“欢迎中石油的朋友远道而来”,我们一路随行,很快就随导游上了迎接的中巴。在车上,导游首先告诉我们:在桂林“朋友”都是以“狗肉”相称的,我们这些“狗肉们”的美丽旅行就此开始了,接下来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桂林旅游的日程安排和桂林的历史和现代的发展,让我们对桂林由古至今,从远到进的粗略的了解了一下桂林。“桂林”这座神话一般让人着迷的小城,在导游美丽的嘴中慢慢的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最经典的自然山水景观“三山两洞一条江”是桂林山水精华的代表,桂林“三山两洞”具体包括了:象鼻山、伏波山、彩叠山、芦笛岩以及七星岩。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是被漓江串起的三颗明珠,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车马为之阻塞”的游览盛况。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的芦笛岩是桂林观光溶洞的代表,也是访问桂林的各国元首必游之洞。桂林的景点很多,“三山两洞一江”可是必到之处。
桂林除了桂林山水,还是座文化古城。她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成立。漫长的岁月里,桂林山水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赞美桂林山水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
千百年来,桂林山水一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观光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12个县的大桂林山水风景区已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于神气美妙的桂林山水中。
在美丽的导游小姐娓娓讲述中,我们不时的观赏着车窗外的美景,在桂林道路两边种植着很多的桂树,一棵树就是一个大的凉棚,既可以遮阴又可以避雨,等到八月整个小城都洋溢在桂花香里,生活在这里的人那将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呢,想一想真的愿长久的留在这里。在道路的中间这里种植着南方特有的椰树,棵棵椰树一柱擎天,当真是美丽壮观。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细读美景车子很快就驶进了我的下榻处------桂林宾馆。我们今天下午首要的任务应该就是休息了,养精蓄锐,备战明天的漓江之行。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们就去乘舟开始我们的桂林阳朔漓江之行。如果说桂林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漓江绝对是桂林的灵魂。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水程,漓江就像是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俊山之中,造化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乘舟泛游漓江之上,内心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造物者的巧夺天工。人间竟会有这样一片仙境,假如说不是亲眼目睹,肯定是想象不出来的。尽管来之前我已经做了不少的功课,看了很多的关于桂林山水的介绍和图片,总以为那不过都是经人的手笔进行的渲染罢了,想象中桂林山水可能很美,但不会是这样的美,桂林山水的这种美,美的让人超出想象;美的快让人窒息。人世间最最精华的语言和文字都是无法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美的,她的美,让人说无可说,叹无可叹。
漓江两岸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我曾见过雄伟的泰山,登过壮丽的华山,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桂林这样的山,这里的山如同经过人工的修饰,而又注定是人力所不及的,一座山就是一处风景,让人思索,耐人回味。漓江两岸罗列成千上万座山,而又每座山景色不同,座座山景装点了美丽的桂林与众不同。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清澈透底。我曾经游过美丽的西湖,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桂林漓江这样的水,这里的水清的让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漓江就如同望着一面巧夺天成的镜子。座座山峰倒影水中,山与水相融,水与山交锋,看山像山而又不似山,望水像水而又不似水。
我们从桂林顺流而下,前行中小舟方向陡转,流分为二,将山前的江滩突然分为三个小洲,洲上绿草如茵,芦竹交错,偶见牧童悠闲。江中有九块石头,传说为九头牛所化,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九牛戏水”了。经过黄牛峡后,在漓江西岸即见望夫山。山巅上有仙人石,如同一位身穿古装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处一石如背着婴儿凝望远方的妇女。看桂林的山,让人想象无穷,也许这就是桂林山水的神奇之处。在漓江左岸林茵翠海中,我们看见了青砖黛瓦村舍依江而立,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浪石村。到此,我们就进入漓江景区的山水精华所在,两岸奇峰罗列,水曲天窄,右岸有大黄山、文笔峰、笔架山、狮子山等,高低错落;左岸有观音山、白兔山等,千姿百态。游览至此,但知船伴山行,不觉山回浪转,前望水穿江峡,旁视峡衬帆影;或则云遮雾绕,烟波渺渺,或则山川隐约,幻景天成。九马画山就在漓江东岸画山村附近,距桂林约60公里处。它五峰连属,临江石壁上,青绿黄白,众彩纷呈,浓淡相间,班驳有致,宛如一幅神骏图,因有九马画山之名。九马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或立或卧,或奔或跃,或饮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马图呈九道,奇物在人间”。看了此景不觉想起,清代诗人徐沄曾赋诗赞叹: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我们拾江而下,很快来到了传说中的“兴坪古镇”,这里依山傍水,为漓江风景荟萃之地。四周山峦奇秀,景观丰富;东有僧尼相会、狮子望天、罗汉晒肚诸景;北有寿星骑驴、骆驼过江等山;西有笔架山和美女峰;南面地势开阔,螺蛳山、鲤鱼山和远出群峰相衬,高低错落,疏密相间。漓江在这里回旋曲流,幽深澄碧,把江两岸的景色,皆泼墨于水面。疏林、新簧、红帆、农舍则好像镶嵌在山水画中。景色之妙,难以彩绘笔录。兴坪的风光甚至搬上了中国货币“人民币”——1999年版人民币20元券背面的风光即取材于兴坪段漓江风光。
渔村位于漓江东侧,鲤鱼山彼岸,听导游讲,渔村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经过训练的鸬鹚(又名鱼鹰)是他们捕鱼的得力助手。此外,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为捕鱼的载浮工具,是渔村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的又一特色。游览漓江时如能登岸来到渔村,随渔民出船打鱼,过一回渔民生活,品尝一下肉质鲜嫩的漓江清水鱼,或者参观具有浓郁清朝民居风格的古建筑,自是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只能泛舟而行了,留下一点点小小的遗憾给想象了。告别渔村,我们很快就来到了以“山水甲桂林”闻名的阳朔了。
到了阳朔,我们随导游踏上了著名的阳朔西街,这里依然保留着古代的建筑风格。街上人山人海,店面琳琅满目,人们穿着不同的肤色,操着不同的言语,汇聚在这座小小的城市里,让人感觉却是那么亲切,自然,而又和谐,在这里让你不能不想: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在相亲相爱着。
我们目不暇接的看着美丽的风景,很快就随导游到了下榻的酒店----唐人街酒店,也算是为了缓解一下视觉的疲劳,我们在酒店小憩后,准备一览西街的美丽夜静了。
夜晚的阳朔,如同一位安详的美人,宁静祥和而又透着清新的气息。我们沿着江滨路很快重新来到了西街,现在的西街已经是灯红酒绿,处处透着诱人的味道,行人三五成群,缀满街头。我们随即也加入到了这人头攒动的行列,时不时的观赏着沿街的美丽饰品,同时也在用眼的余光扫视着街上精美的小吃,早就听说桂林的米粉、桂花羹、龙须糖等小吃举世闻名,假如不尝上一尝也就太遗憾了。由于这种留心,我们很快找到了一家手工现场制作龙须糖的小店,没等付钱,我们就迫不及待的随手拿起了工人师傅推荐过来的龙须糖,糖块一经入口就有一种入醉的感觉,丝丝糖线,实在是甜的醉人。经这里工人师傅的介绍,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在十字街口的一家桂林小吃名店,我们在小店的二楼临街而坐,一边欣赏着西街的美景,一边细细品尝着桂林的桂花羹、清水鱼、桂花酒等精美小吃。醉人的夜色就这样在我们的指尖悄悄地溜走,已经后半夜了,我们还兴致盎然,久久的不愿离去。为了明天的航程我们不得不回酒店休息了,最后我们尽管已经没有了食欲,但还是没有忘了让老板盛上一碗桂林的米粉尝上一尝,也许我们只是吃上一口就会感觉没有留下遗憾。阳朔西街依旧是美丽的阳朔西街,美丽将深刻我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