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王略锋:“一把手”放弃公车标志公车改革进入新轨

王略锋:“一把手”放弃公车标志公车改革进入新轨

2015-11-04 11:28 作者:作者 阅读量:91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昨从省车改办获悉,省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中,有20家单位的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保障,选择参与车改。按我省车改政策,省级党政机关厅局级正职主要负责人以及主要负责人由省级干部担任的单位的常务副职,允许以适当集中的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领取公务交通补贴。这意味着,在公车保障公务出行和参与车改拿补贴两种方式中,他们可以二选一。(11月3日,《中国新闻网》)

放弃公车,参与车改,选择每个月拿一定数量的车补。这对于领导干部本人和企事业单位来说无疑不是双赢之举。一来对于领导干部本人一年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二来对于公家节省了公车的损耗费、维修费不说,更是节省了一名司机的人力资源,这样给国家的财政也减轻了负担。所以说,公车改革是多方受益的好事,希望有关部门都能够将车改尽快落到实处。但是,地方监管部门一定要扎紧监督篱笆,防止“既拿补助又坐公车”这种现象再度钻了制度的空子。

“一把手”放弃公车是特权思想的转变。一直以来,领导公车一直为公众所诟病,而对公车的三分经典概括:“公车三分之一公用,三分之一家用、三分之一司机用”更加形象地说明了长久以来公车的使用现状。如今单位“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是特权思想在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改变,当把公车换成车补,没有人再去关注领导公车的“私生活”了。为此,“一把手”放弃公车在大局来看,是一件趋利事件,是对官本位思想最彻底的释怀。

当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承诺说出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规则定下来很容易,遵守起来却不易。公车改革的号角吹了多年,公车改革的措施亦是逐步完善,但公车消费仍然是“高高在上”,就是在公车改革的执行上打了折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遮挡号牌、狐假虎威的“小伎俩”频出,对于公车私用、公车维修报销等模棱两可、处罚不严,这些都为公车改革设置了障碍。

如今,“一把手”放弃公车,改拿车补,从根本上杜绝了公车私用。连公车都没有,又何来的私用?所以,这可谓是公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相信定能取得可喜成绩!

其他人在看啥

    《王略锋:“一把手”放弃公车标志公车改革进入新轨》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