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仕英:莫让“雅好”成为糖衣炮弹攻击对象
在江苏徐州艺术圈,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维和对书画艺术的喜好和“在行”,不少藏友耳熟能详。但人们不清楚的是,在这格调“风雅”外衣下,隐藏的是丁维和用心良苦的贿金洗白手段。这一切,伴随着2014年6月检察机关对其贪贿行为的立案侦查,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新华网,11月4日)
据报道,丁某有一项“雅好”,那就是名人字画。正是因为他有着这么一种特殊的爱好,所以,围猎者以此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将这位丁某顺利地“拿下”了。在丁某自以为以“雅好”之名可以遮风挡雨的时候,不料其遮阳伞被法网洞穿。他也在“雅好”中倒下。这充分证明,任何理由和借口都是不贪腐的遮羞布。
在众多腐败者中,丁维和堪称“雅腐”的“高手”,其腐败手段之“高超”、伎俩之“高明”、花样之繁多,均衡“奇绝”,不难猜测,这是一位高智商的腐败官员,对于官场“潜规则”及法纪、执纪监督者的“套路”也是了如指掌,以致能以身试法“走钢丝”中不被纪检侦察发现。其实丁维和的腐化,绝非偶然,从2002年相继担任多地县长、区长并升任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已然在官场编织起宠大的利益关系网,对于如何“雅腐”已然是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实事求是地讲,一个人有点爱好并无可厚非。尤其是作为官员和干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适当培养点健康的业余爱好,既可以做到“劳逸结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见识,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当爱好变成“嗜好”和“雅好”,当内心发生“霉变”和“质变”时,必将万劫不复、晚节不保。本案中,丁某就是这类人的典型。
然而不管“雅腐”者如何狡诈,其腐败痕迹依然可以被细心者寻觅。一则,对于一般性的烟酒礼品“不感冒”,对外对立“无欲则刚”的廉洁形象。二则,从不直接收受现金、财物,而往往交由其利益代理人、“中间人”与有所求的商人进行“买卖”。三则,从不直接经营、管理收受的财物,而交由“白手套”、“自己人”进行“打理”。四则,对金钱的贪占欲望极高,一旦收受名家字画,很快出售变现。
由此来看,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作为领导干部,一方面,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端起公仆这个饭碗,就应当尽职尽责,先天下之忧而忧,本份做人,本份为官,切不可因一时放纵而遗臭万年。另一方面,爱好也好,兴趣也罢,凡事儿讲究个度,掌握不好这个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如同权力是把双刃剑的道理一样,运用不好,定会伤及自己,最终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