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肖仕英:“小官巨腐”源于监管缺位

肖仕英:“小官巨腐”源于监管缺位

2015-11-06 09:04 作者:作者 阅读量:161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河北省廊坊市通报多起市纪委近期查处在地图中查看的典型案例:多名村干部贪腐情节令人触目惊心,涉案金额动辄上千万元,其中一名村干部涉案金额4200余万元,另一名村干部索贿涉案金额超3600万元。(中国新闻网11月3日)

我们常听说“别拿村官不当干部”,在许多人眼里认为村官就不是什么官,是的,严格来说村官确实不是什么官,但是现实中却有一些基层“小官”,用起权来没忘自己是干部,贪腐起来却自恃“法律管不到,不捞白不捞”,向公共资源张开了贪婪大口,小小村官如今却成为贪腐的重灾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近日,河北廊坊市就逮住了几个贪得无厌、差点变成“老鼠精”的“硕鼠”,远非一般的“村蝇”可比。其中:固安县宫村镇马公庄村原党支部书记曹某某,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挪用村集体资金,涉案金额4200余万元;三河市燕郊镇诸葛店村村委会主任杨某,利用职务之便,向开发商索要巨额财物,涉案金额3600余万元;三河市高楼镇双营村党支部书记翟某某,利用职务之便,索要公司财物,侵占村集体土地流转资金,涉案金额1080余万元。这几只“硕鼠”胃口及其惊人,贪贿资金都在千万以上,多的还达到4千多万,如果全是现钞的话,重量达到900多斤,相当于民族地区小县两年的财税收入,委实让人有拍案的冲动。

笔者认为,村干部队伍出现“硕鼠村官”现象,实为教育不到位、监管不到位、打击不到位三大原因所致,最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到位。“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出现了“村蝇”、“村鼠”、“硕鼠”不完全是坏事,笔者认为暴露出问题反而是好事,好在哪里?暴露出干部队伍教育的不足之处,暴露出干部队伍监管的盲区,暴露出村级干部队伍风险点,暴露出当前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暴露出执纪执法的薄弱地带。发现了真实存在的问题,就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管理找到了方向。笔者认为,要防范“硕鼠级村官”产生,决不能以信任代替监督,更不能够不监督。必须要以问题为监督切入点,强化日常监管,畅通监督渠道,落实监督力量,创新监督举措,注重监督实效。

其他人在看啥

    《肖仕英:“小官巨腐”源于监管缺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