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文明应从保护候鸟开始做起
小时候,每到秋冬季节,在村背的高坡上放牛,我和小伙伴们最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抬头数着南飞的雁儿:几只、十几只、几十只的雁群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了人字形,一会儿变成了牛压(八字形),那时候刚认字的我心里想:鸟儿好聪明,也识字么?如今,这种秋冬的景象只能留在孩提的记忆里。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精灵,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使者……保护候鸟,维系生态平衡,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可是,这些年来,特别是从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当人们发明了用高音喇叭诱鸟、张网捕鸟的方法后,飞越粤西或在这里栖息过冬的候鸟就遭遇了灭顶之灾。这些年来,在网上、电视上、报纸杂志里,经常看到湛江各地有关不法分子如何张网捕鸟、地方森林公安又如何联合有关部门执法查处的报道;特别是近几年来,自湛江各地掀起创建生态文明城镇村热潮以来,各地加大执法力度,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从源头上斩断捕捉候鸟的黑手。创建生态文明,应该从保护候鸟开始做起。为了迁徙的候鸟与湛江人民和谐共处,我想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各地加大保护候鸟的宣传力度,地方林业局森林公安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
保护候鸟,群众性宣传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以市(县、区)为行政单位,发文到各镇(街)、居委会、村委会,并张贴在栏目上,广而告之:候鸟是我们共同生存的朋友,捕杀候鸟是犯法的,让村民知道,捕捉20只候鸟就可处以行政拘留。村民看了一定会有所触动,林业公安在查处不法分子张网捕鸟时,应学东莞警方(对三个捕杀600多只候鸟的退休老人处以行政拘留),根据查获的候鸟数量,如果达到20只,对这些不法分子处以刑事拘留。只有对这些长期以来从事捕鸟营生的不法之徒真正的杀鸡儆猴,这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才会有所收敛,只有让他们感到:违法的代价(风险)太高,得不偿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他们捕杀候鸟的念想。
二、从源头上斩断捕杀候鸟的利益链,让经营和加工候鸟的食肆付出沉重的代价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么多年来,湛江各地未能根治捕杀候鸟的行为,就是候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天然的美味,这种饮食文化的畸形催生出候鸟买卖这一条利益链还没有被彻底斩断。如果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对经营和加工候鸟的食肆进行明查暗访,一旦查实,将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罚他们倾家荡产,给这些唯利是图的经营者沉重打击,只有让他们感到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成本(风险)太大,再也不敢与法律对抗,才能铲除经营候鸟这条利益链。
三、落实责任到每一条自然村,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要使保护候鸟成为一个地方村民的文明习惯,就必须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我觉得:保护候鸟的最有效直接的方法是责任到每一条自然村,村民小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村民小组长有义务督促村民爱护野生动物,村长对村民捕杀候鸟的行为有及时制止或报警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的义务。对群众反映热烈,不落实履行保护候鸟职责的村民小组长要启动问责机制;对保护候鸟表现积极的村民小组长和自然村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