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官员戴名表成长久之痛
近日,一篇题为《府谷县委书记马治东自己“穿戴”决定人民的幸福指数》帖子出现在网上,帖子称,马治东在多个场合佩戴不同的手表。(11月12日,中国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表哥”杨达才曾经因为名表翻了船,但仍然有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积极吸取前车之鉴,自认为已经过了风头,可以继续“混”,于是便将名表佩戴出来“招摇过市”,很显然,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表哥二代”冯治东由此产生!
单靠几张模糊的照片,不能判断冯治东戴的是什么品牌、型号的表,但多个场合佩戴不同的表,足以说明其表的款式、数量超乎寻常人额想象。
有人就纳闷了,县委书记也是人,怎么就不能戴表了?关键是这些年老百姓对党员干部的作为不敢恭维,已经失去了信任,加之冯志东表那么多,太吸引眼球,难免会让人议论纷纷,猜疑万千。这些表究竟是别人送的,还是冯治东自己买的笔者也不得而知,就算是自己买的,那县委书记又哪来那么多钱呢?一位一心想着百姓、清正廉洁的官员是不会花那么多心思在穿戴上的。
再者,怎么“表叔”、“表哥”都出在陕西这块土地上,难道黄土高原的人民时间观念都这么强?还是陕西官场政治生态环境有问题?这就需要纪委严肃彻查,给广大群众、媒体一个说法。
但是,面对质疑,纪检部门不仅没有挺身而出,反而选择“集体失声”。官方要不回答“不清楚”,要不直言“这事你没问对,县委书记要市纪委管”,要不直接不接电话。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网络举报的内容查个水落石出,出来表个态也是理所应当的吧!敷衍塞责、装聋作哑的消极态度,只会徒增公众、媒体的疑虑,让人产生误会。
党员干部一旦与金钱相关的事情挂钩,负面舆论便会激增,势必动摇官员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相关部门若选择避嫌而缄默无语,只会破坏政府公信力,对整个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站出来,给个说法,莫让官员戴名表成百姓心中的长久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