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一场实打实的精神洗礼
把“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照一照、量一量,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有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11月17日,人民日报)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其实还是有不少单位和同志对这个教育有些摸不清头绪,对于教育的精神有些把握不到位,甚至存在着走过场、走形式的老毛病、老路子。其实“三严三实”在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主旨精神就是要去一去“病”。什么“病”呢?说起来就是三个字“官僚病”。
有些官员干部,没有正确的党性认知,没有正确的操守和观念,把当官变成了自己的“福利”,把位阶的提升当成是人生的主要追求,在其位,却没有一个党员干部的根本性原则,信仰缺失、党性缺失、主义缺失;在对待群众上面,往往是高高在上,往往是一种颐指气使的态度,以管代服务,自认为高群众一头,动辄就以官僚气来压人,不理会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结果经常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群体上访和群体闹事的事件;有的干部,官职不大,但是管理的权限却不小,人事安排他要管,各种福利发放他要管,甚至于手伸到了各种工程审批、建设等领域,或者干预司法,无视民主程序和监督流程,让权力之手无所不能,最后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屡屡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搞帮派主义,搞小圈子,用一种上下属的关系或者朋友关系来构建自己的所谓“关系圈”,由关系圈发展成为利益圈,君不见,有多少贪官的贪腐和落马是因为这种利益圈子的纠葛而成为违法犯罪者的;有的干部,在官场上成为一种“老油子”,好处多占,便宜多占,但是一旦到了担责的时候却不见人影,在面对大是大非上面不敢出声,不敢站位,工作上有了问题以“拖字诀”阻挡,在面对群众的问题和矛盾时候统统推给下属;还有一些干部,把当官变成了浪费和窝腐圈子,四风问题严重,大吃大喝、公款浪费、奢侈之风盛行,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四风”,但是仍然有死灰复燃的苗头,仍然有一些地方和个别干部在用掩人耳目的方式来吃喝浪费。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次精神洗礼,是对众多存在的问题有着切实针对性的,如何深挖根子,从自身找问题,从内部找问题,如何不把这样的教育活动变成一个走过场、走形式的教育。其实可以这样讲,错过了这样一次精神洗礼,错过了这趟学习和自我反省的“班车”,最后很有可能就会被抛在犯错误的“车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