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惠民工程要接地气,不能变成面子工程

惠民工程要接地气,不能变成面子工程

2015-11-20 08:52 作者:夜·暗 阅读量:13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记者近日在安徽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现象,甚至成为少数主管部门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一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建轻管,后续运转养护资金缺乏,导致已建工程加剧折旧,损坏严重。(11月15日,半月谈)

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其实不仅仅是在安徽省一些地区存在,在其他不少地方其实也或多或少的成为“碍眼”工程。花了大钱出去,最后却变成鸡肋,没人管,没人问,除了用来“养蚊子”,似乎其他任何作用都没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花钱办坏事的现象。民生工程本来要用在民生,给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所助力,但是,在一刀切的行政管理思路和模式下,一些惠民工程往往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不仅浪费了大量公帑,而且会致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不信任感。

在有的地方,官员们强推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下乡工作,但是花了大力气盖起来的图书馆,却常年没有几个村民去“光顾”,图书馆内要么常年被锁闭,要么就是灰尘满面,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干部们一厢情愿的推广,最后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啥?其实,还是因为工作不接地气,不去实地考察,不去摸清情况,不了解基层群众真正要什么。像是在很多农村地区,年轻劳动力在外打工,有文化的群体也流失相对严重,村子里很多情况下就只剩下了孩子和老人,在种种家务和农忙的现实情况下,谁会去图书馆里看书呢?老人不识字,孩子们也在图书馆里找不到自己要看的书,图书馆只是为了任务达标而建设,是为了上级考核而建设。结果,目标没有达成,却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惠民工程最后变成面子工程,变成为了要完成任务的政绩工程,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有些地方的官员干部们工作“浮”,工作态度上“飘”,官僚气严重。管理和服务社会不是按部就班,不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是为了要亮眼的政绩,很多情况下,工作也并非能够量化。工作要细致,要接地气,要多了解实际情况,多了解群众要什么,实际情况是什么。所以说,在这一点上,需要反省的不仅仅是被执行者的官员干部,而且还要反省那些考核的官员干部们,工作态度是否真的接地气了,是否真的为解决问题而真正思考过。

其他人在看啥

    《惠民工程要接地气,不能变成面子工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