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关键在于“简”而不是“减”
为了改革精简工作流程,民政、公安和社区等部门单位停开了不少繁琐证明,为老百姓省了不少麻烦。但近日有不少群众反映,一些保险公司、银行、公证部门等机构在办事时依然需要老百姓提供相关证明。要证明的继续要,但开证明的不给开了,有些地方出现了“过去办事跑腿费劲儿,现在干脆办不了”的现象。(人民网11月23日)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推进简政放权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事实上,虽然已经精简了许多工作流程,群众也叫好一片,办事也方便了许多,但仍存在一方为简化办事程序停开证明,另一方办事仍需要证明的情况,让群众夹在中间没办法。
简政放权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但不能在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上给办事群众添堵,乱作为,甚至不作为,严重影响群众办事。
简政放权简不下去主要还是一方面一些部门在僵硬地“守规则”;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没有服务意识、人为刁难也是一个典型的病根,总以为别人是在“求”自己,把职责当权力,把服务当恩惠,这是典型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
强调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其根本就是要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践行群众路线,不是搞领导干部“闭门修炼”,不是办事人员“秒转作风”。
简政放权主要还是在于“简”,要简化办事程序,而不是直接减少,不能一刀切,直接不办,这是典型的不作为。
作者:程青
电话:15881427026
地址:四川绵阳
邮编:6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