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陈央:“我不是局长”——干部可不该如此“谦虚”

陈央:“我不是局长”——干部可不该如此“谦虚”

2015-11-25 07:58 作者:空白 阅读量:146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22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就3万余套保障房因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未及时投入使用的情况公开致歉,并作出承诺。此外,针对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在接受媒体采访过程中隐瞒真实身份、不主动配合、态度不好、方法不当等问题,贵阳市政府已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刘朱本人作出了深刻检查。(新华网,11月23日)

乍看一惊,局长居然自称不是局长,如此“谦虚“着实少见。但想明白了局长的如意算盘,也就不难理解了。若不是局长,就无须理会制度条例规章,对外的态度和姿态可以全凭心情;若不是局长就能理直气壮地回避记者的质问,心安理得的地规避监督的目光;若不是局长,则不用对保障房建设中的问题担负任何责任,不用挖空心思深思处理之法;若不是局长,则不必回应群众的热切期待,“保障住房不保障”也不过是个标题而不是问题。

诚然,不当局长就能不操那份心,就能贪得一丝清闲,可这位局长也并没有真的辞职不干。“自称不是局长“不过是对外的托词,是对矛盾的逃避,是对责任的推脱。而对内,却并不见得如此“谦虚”,毕竟,局长职位带来的官帽光环,权力给予的尊贵地位总让人难以拒绝。这种心理归根到底就是官员不作为的病态作风在作祟。不愿承担官员的责任,却独恋权力带来的殊荣,可惜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在记者面前,自称不是局长,在群众面前,又能好几分?对记者避而不见,对群众又何能喜面相迎?对记者态度无礼傲慢,对群众又何能彬彬有礼?其实,记者,就是掌握着麦克风的群众,他们是在代表群众发问,他们留心的也正是群众关心的,是群众热切盼望得到回应的。因此,对记者爱答不理,隐瞒躲避,也就是对民意的拒绝,对群众的不负责任。

干部,着实该谦虚,但在问题面前,在责任面前,在群众的热切期盼面前,就要敢于担当,扛起领导干部的责任;直面问题,回应群众的热切期盼;真抓实干,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当群众有需要,当群众有困惑,当群众有质疑,我们干部,都要挺身而出,直面问题,肩负责任,这样才是干部该有的派头,才是真正体现干部价值所在。

其他人在看啥

    《陈央:“我不是局长”——干部可不该如此“谦虚”》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