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湖水清:为官要讲政绩,坚决抵制“政绩工程”
一条崭新的路面刚开通几天就被挖掉;耗资800多万元建的人行天桥,刚用5年就被拆除;因为又要埋电缆,刚刚打通的华山路再次被挖……市政建设方面频频出现的“短命工程”引来郑州市众多市民痛心和叹息。“短命工程”为何频现?规划怎能被随意更改?颇显任性和浪费的市政建设究竟能不能改改?(11月24日,新华网)
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动辄上百万、上千万元的项目,撤除时不知道“心疼”吗?当初规划时难道没有充分调研?又是什么原因驱使这些“短命项目”匆忙上马?这种工程的出现主要源于形象工程来体现自己的政绩;其次是“献礼工程”。不管何种原因都是为了个人的仕途而做出的任性工程。
一届政府一个规划,是大多数地方的一个“规则”,由于官员的主观意识和权利的任性,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大搞形象工程,在这种畸形政绩观的指导下,完全不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不遵循客观事实,抢时间、抢资源、抢人力,最终是想抢个好彩头,抢着为自己升官,拆旧建新、拆新建新比比皆是,一届只管一届事,导致城市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审批拆除程序随意性很大,这就是造就“短命工程”的直接原因。
笔者认为,官员的工作成绩是在正道上干出来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过集思广益和科学论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而不是凭官员的发热头脑,靠所谓的“短命工程”来体现的。“政绩”应该是得到群众认可的“真正成绩”。因为得到群众认可,有句流行话叫“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作为一头一地的带头人,要脚踏实地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积累新经验,创造新功绩。一句话,为官要讲政绩,坚决抵制“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