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蚊蝇腐败,呼唤反腐出新招

蚊蝇腐败,呼唤反腐出新招

2015-12-01 15:36 作者:子涧 阅读量:82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节日期间,河南省平顶山一村会计代表村两委慰问一户贫困群众,趁人不注意将200元慰问金中的100元据为己有。100元钱甚至不够一餐饭钱,但侵害的却是弱势群体的利益。(12月1日,《京华时报》)

基层腐败,村干部占四成,职务可以低到村出纳、村小组组长,甚至农村敬老院院长、小学校长,小到“养命钱”、“救灾钱”、“孩子钱”、“死人钱”等都“雁过拔毛”,200元慰问金也不放过,都要想方设法占据100元。100元说多不多,甚至不够一餐饭钱,但这些基层干部都看得上眼,足以证明其贪得无厌,已到了大小通吃的地步。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严厉反腐决心之下,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今年也通报了多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例,虽然涉事人员职务小、金额不多,与“大老虎”相比更是不值一提,但“蚊蝇” 点多面广,成群结队,大肆侵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既影响了基层干部形象,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防范“蚊蝇腐败”现象。

基层“蚊蝇腐败”泛滥成灾,原因有三。一是信息不对称,群众不知道上面有些什么惠民政策,村组干部就用“愚民政策”糊弄群众,贪占应发放惠民资金;二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党性修养不强,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浓厚,一些基层干部见利忘义、见钱眼开,只要有利可图,手能伸多长就伸多长;三是监督问责不足,县一级纪委精力集中在查办大案要案上,对“蚊蝇腐败”往往是“管得着,却看不见”,而乡镇纪委面对熟人社会,对“蚊蝇腐败”往往是“看得见,却管不着”,更有甚者沆瀣一气,与其同流合污,群众怕被“秋后算账”,对贪占截留行为也采取默认纵容态度,更助涨了“蚊蝇”气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蚊蝇虽小,但其危害却不容小觑。基层干部肩负着上传下达的使命,影响着党的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倘若国家红利在“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因此,要管住基层干部权力,强化基层监督力量,紧盯惠农政策申报、审批、发放等一系列环节,将执纪问责劲风刮向每个角落,加强警示教育,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基层群众利益不受伤害。

其他人在看啥

    《蚊蝇腐败,呼唤反腐出新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