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陈央:扶贫项目不该是“雾里看花”

陈央:扶贫项目不该是“雾里看花”

2015-12-02 11:09 作者:空白 阅读量:129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去年9月份,省级扶贫项目落在了上饶县上泸镇王家山村扶持发展茶叶产业。但今年6月起,围绕着这片茶叶地的利益之争,在村子里愈演愈烈。先是村民们指责村支书谎报茶叶地面积,恶意套取国家扶贫款。随后,村支书又称村民们不懂经营,只图眼前利益。(新华网,12月1日)

上泸镇政府不公布42户扶贫名单,便上报种植茶叶面积222亩,不久,该村会计就举报扶贫款被私分,同时,该村委会违规收走群众的一卡通,仅以每户200元的补偿标准发放给群众。此外,还存在不是贫困户却参与扶贫项目的问题。”种种“猫腻”,让村民们不满,王家山村的扶贫项目在压力之下也被迫停止。

其实,能拿到国家重点扶贫项目,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对干部来说,是政绩一件,对群众来说,是好事一桩。但最后却化为了泡影,群众不仅没有得到实惠,还惹得一身骚。这个扶贫项目就像是“雾里看护”,谁也看不清具体情况。

当然,这起事件的原因肯定不会像该镇干部回应——程序失误那般简单。试想,在夸大种植面积上该镇扶贫办不可能没有察觉,对于扶贫款项下发过程中的乱象也不至于浑然不知。毕竟,这么大的项目,责任绝对不是村支书一人之力能承担的,,扶贫办也不至于沦为摆设,而且,在最终上报时,该镇政府还主动漏掉了公开公示的环节。那这么想来,知情不报背后会是怎样的隐情?

其实在扶贫项目上的猫腻绝不“仅此一家”,有的扶贫项目甚至成为腐败高危地带。部分地方,对惠民款项暗中截留,或从百姓手中明目张胆贪占,或谎报夸大贪占,或以亲疏定标准。最终,将一个好好的项目搞得乌烟瘴气,扶贫款项也不过是肥了干部上了群众。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扶贫资金会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基层干部经手的账目会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他们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如何确保扶贫资金用在群众身上,这才是扶贫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和审计力度,进一步推进公开透明,让项目暴露在阳光下,才能彻底拨开迷雾,让群众来监督、来参与,才能彻底管住贪婪的心。

其他人在看啥

    《陈央:扶贫项目不该是“雾里看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