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对于“蚊蝇腐败”不可小觑
节日期间,河南省平顶山一村会计代表村两委慰问一户贫困群众,趁人不注意将200元慰问金中的100元据为己有。100元钱甚至不够一餐饭钱,但侵害的却是弱势群体的利益。(12月1日《京华时报》)
有句话说的好: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句话是说,虽然村干部级别不高,但他掌握的权力未必就小,从拆迁补偿的发放到宅基地的批准,村官手里捏着实实在在的项目、资金、补贴,说不定在关键时候就能卡你一道。以“土”换“金”,城镇化飞速发展为村民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很多贪腐的“村官”成为了“土地爷”。
在基层,村官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利用土地审批谋取利益的,有私自挪用扶贫专项基金的,统计发现,“千万级村官”大多来自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北京等经济较发达地区。12起案件中,与土地、拆迁相关的有7起。中国约60万的行政村里有数百万农村基层干部,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小村官、大腐败”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以“土”换“金”,城镇化飞速发展为村民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很多贪腐的“村官”成为了“土地爷”。 基层社会要想良性运行,必须对权力有所制衡,监管决不能失之于宽,同时要发挥好自治组织自我监督、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让责权更明晰、衔接更配套、运转更有效。
“绝对的权力衍生出绝对的腐败”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地方,必然会衍生出腐败问题。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村干部腐败案件警醒我们,官职不分大小,但权力不受约束就容易成为腐败的根源。再小的村官,如果监管和制衡机制不到位,小村官也有可能成为大硕鼠。基层社会要想良性运行,必须对权力有所制衡,监管决不能失之于宽,同时要发挥好自治组织自我监督、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让责权更明晰、衔接更配套、运转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