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纪委书记被“连坐”开启问责新起点
今年中央第三轮巡视已展开一个月左右时间。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一个月来,已有9家被巡视单位查处80多人,他们或因涉嫌严重违纪,或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或因违反中央巡视工作纪律。另有多名纪委书记因“落实监督责任不力”或“未(严格)履行监督责任”被“连坐”。(12月2日《中新网》)
巡视利剑之下,纪律和规矩权威得到进一步维护。在中央第三轮巡视工作开展中,部分党员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违反中央巡视工作纪律等受到严厉查处。这是当前从严治党、铁腕执纪的必然。在这些案例中,有多名纪委书记在“监督责任”上出了问题,受到了相应的处分,这也给各级纪委(纪检组)敲了警钟,作了必要的提醒和警示。
有道是“制度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因为就制度而言,它的执行监督就是一种力量,但执行监督的过程更需要有刚性,有铁面无私,有铁面执纪的力量,才能最终堵住因为监督不力,而造成的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笔者以为,对纪委书记实行“连坐”,无疑是对监督过程中出现的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现象矫正。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纪委书记,要严格监督部门和他人的作风问题,如果自身都不清正廉洁,如何去查办案件?近年来虽然在机制体制上加强了对纪委书记的监管和培训,总体来说纪委书记的作风和素质提到了前是因为的提升,但也存在所谓的“灯下黑”。比如某些地方出现“坍塌式”腐败,出现腐败“窝案”,这就是因为纪委监督不力结果,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纪委书记的违规违纪问题。
客观而言,在从严治党语境下,多名纪委书记被“连坐”问责只是一个开端。越往后执纪越严,如果再发现类似问题,从重查处,严肃追责,这必然是一种常态。作为纪委书记必须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做党章党规党纪的忠诚守护者。这才是纪委书记被“连坐”问责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