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央:“以弟之名”借丧事敛财不过是掩耳盗铃
2014年7月,谷兴华在操办其母亲丧事过程中反复盘算,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借机敛财,违规收受51名管理和服务对象2.91万元礼金。相关部门给予谷兴华党内警告处分,免去其忠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职务,全额收缴其违规收受的礼金。(中国新闻网,12月7日)
尽管八项规定在前,但谷兴华还在盘算着借母亲丧事,收点礼金。其实他内心也十分矛盾:办吧,现在查得严,怕出事;不办吧,心有不甘,又怕亲戚埋怨。毕竟,以前送出去的礼金也不少,不收回来太不划算。而且,为了维护自身的脸面问题不也该让母亲的丧事草率将就。于是,便想了个绝妙的好主意,借弟弟之名操办,既掩人耳目又能坐收渔翁之利,而且,为了避免麻烦,还可以将礼簿粉饰一番,以备万全。
但这却是掩耳盗铃般愚蠢,其自以为隐秘周全的计策其实早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在当时,他可能想不了那么多,一来时间紧迫在前,二来利益诱惑在后,而且,侥幸是每位干部在违规违法前都会给自己想的后路,在贪婪心作祟下,在面子被膨大时,在侥幸被放大后,自然觉得万事具备。但侥幸并没有降临到他的身上,还是不幸被监管的大锤砸中。
其实,人情账是笔糊涂账,没有尽头,这次捞回了损失,下次还得还回去。在八项规定过后,还在想着以前的人情账,就是自己往枪口上撞,若还惦记着丰厚礼金,最终也只能自讨苦吃。
明知危险却依然愿“飞蛾扑火”,根本原因还在于干部贼心不死,制度再严,也总想着钻出空子来;纪律不松,还盼望着“老虎打盹的时候;执纪逗硬,还妄想着法外开恩。这也暴露出了个别干部思想的劣根性,还没有真正认清形势,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还在跟礼尚往来握手言和,还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恋恋不舍,还以为铁纪之下还有漏网之鱼。
以弟之名,并不是完美“护身符”,只不过是负隅顽抗,在禁令越来越严的大环境下,最终只会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