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跑偏,染指文化圈
不久前,曾索贿齐白石珍贵画作、涉嫌受贿2000余万元的河北省国资委原主任周杰站上法庭被告席;近日广西凤山县又曝出,原县委书记黄德意擅自动用国家防治地质灾害资金数百万元在山壁上雕刻“凤凰壁画”。专家表示,“官雅圈”暗藏腐败“潜规则”,严防“雅好”变“雅腐”。(12月15日,《京华时报》)
1998年,中央就曾明确发文要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但禁令颁布17年后,仍不乏领导干部热衷跻身文化圈。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爱玉成痴,河南省南阳市原纪委常委谢先莹“收藏”近亿元名人字画,鄂尔多斯市原副市长王会师痴迷摄影,家中搜出十几部昂贵的摄影器材……
领导干部工作之余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无可厚非,但将“雅好”变“雅贿”,用权力染指文化圈,貌似附庸风雅的艺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输送,就会令人咋舌!
部分官员是真有艺术追求,但大部分人争当“艺术家”不过是想借权逐名罢了。一来,房产会贬值,股票会掉价,有太多不确定性,而古玩玉器、名人字画越久越值钱,升值潜力巨大;二来,跻身艺术圈可以通过书画艺术、各种“专著”、名人讲座,收取不菲的稿费、出场费、讲课费等;再者,“雅贿”具有隐蔽性,侦破难度大,官员更能逃避监管。
权力伸手文化圈、寻租空间巨大,不仅败坏官场风气,更不利于艺术发展。因此有必要完善反腐制度,强化监管,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就“雅腐”案件受贿物真伪难辨、价格难定的问题,建立完备的鉴定评估机制,出台相关的补充细则或司法解释,厘清对艺术品贿赂的司法认定和定罪量刑标准,为惩治“雅腐”提供有效依据。
“雅腐”、“雅虎”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劲敌,纪检部门应提高办案能力,加大对官员“雅贿”形式的警惕,通过“雅好”背后的蛛丝马迹发现腐败线索,不让权力跑偏,染指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