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陈央:“炫贫”是智力硬伤在“争宠”

陈央:“炫贫”是智力硬伤在“争宠”

2015-12-16 09:29 作者:空白 阅读量:77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只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人民日报》12月15日)

一旦带上了“贫困县”的帽子,那必然得普天同庆一番,何止特大喜讯,那激动之情完全不亚于中奖五百万。这份激动里有对贫困县帽子来之不易的感慨,更有轻松等着“送小康”的惬意。如此春风得意,难怪大部分贫困县即使脱贫了也舍不得“摘帽”。

炫贫,虽不符合人们 “重脸面强自尊”的正常逻辑,但荒诞背后也有真理。“炫贫”炫的是真金白银,炫的是“宠冠后宫”。 “贫困县”的帽子犹如发展的护身符,一旦带上了这顶帽子,就意味着大量的项目、资金源源不断。在这样的倾囊相助下,发展自然顺风顺水,不仅官员政绩上好看,群众也能得到实惠。

但若地方官员仅仅将发展寄托于国家扶持上,那必然也将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毕竟,再华丽的衣衫也遮不住思想贫困的硬伤。若总想依靠国家“这颗大树”,总是以“等靠要”谋发展,最终也只能是片刻之功,一旦没有了依靠,发展也就经不得风雨。

其实,“炫贫”就是用智力硬伤去“争宠”。试想,若智力过关,意志坚定,有方法懂策略,自然不至于拖致富的后退,不至于成为发展的“老弱病残”,只等着拿国家慈善救济。而且拿着“智商不够”去争宠,得来的发展又有几日之功?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之贫。哪怕成为贫困县,头脑简单也难以走出致富的路子。毕竟,国家扶住给得了资金,给得了项目,给不出发展的新路子,给不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也给不了致富创业的经验。领导干部,只有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能有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才能不在困难面前绕道而走,才可能化短处为长处,变劣势为优势,让“至贫”能致富。

拿贫困去争宠,不如拿成绩去邀功。领导干部要打破常态化思维,打破“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摆脱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为发展聚力。

其他人在看啥

    《陈央:“炫贫”是智力硬伤在“争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