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央:脱贫致富要用好“双创”这个“孵化器”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拓展就业富民新渠道,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纵向流动,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西部商报》 12月20日)
这个《方案》围绕实施陇原“双创”千亿元产业行动计划,提出了多个创建目标,力争每年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45万人。45万人就业,绝不止是数字而已,若推进并发展好创新创业,带来的成绩很可能会超过预期,对于经济形态和群众生活的影响很必然不可估量。
“创新改变生活,创业实现梦想”。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才可能缔造出不一样的发展模式,才能不断拓宽未来的发展道路。纵观世界,凡是在创造上独占鳌头的,其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也必然遥遥领先。在可见的未来,大国之争也拼的是创造力,拼的是求新求变的创新性。可以说,传统模式已经被人们压榨出了最后一丝潜力,若还按部就班,遵照就模式循环往复,那就只能将自己绕进死胡同。所以,要突破发展瓶颈,推动经济社会再上一级台阶,就必须要坚持创新求变。
创新创业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潜能。它的未知性也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想而之,未知就代表可能,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只要敢于在这个空白地带麾下大笔,就能闯出一片天甚至开拓一片地。
事实上,“双创”模式正是脱贫致富的“孵化器”。目前,我国正处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不可否认,国家的扶持帮助对于脱贫必不可少,但要实现富裕并保持富裕,就需要全民拿起创新创业的武器,充分运用智慧,脑洞打开,以创新创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成就。
所以,如何引领好群众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家园、实现致富梦想,就成为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总所周知,甘肃省的农村贫困基数大,扶贫攻坚难度大。但若在扶贫的同时,强化创新创业的引导,那必然能事半功倍。可以说,将创新创业引入到扶贫中,就是要转变传统单纯的援助方式,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制造出脱贫致富的“人和”力量。
要努力推进创新创业的扎实开展,通过扩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提供场地、创业资金,减免税收,强化技术指导等方式激发全民的创新创业潜力。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给创新创业者提供便利。
创新创业着力点在改变个人命运,但落脚点却是改变国家命运。用好“双创”模式这个脱贫致富的“孵化器”,就是要加大脱贫致富的马力,让群众愿意改变、主动改变,共同推动脱贫攻坚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