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把握三个量
今年以来,组织工作者普遍有一个体会,那就是组工越来越难干了。肩负着干部的教育、管理、培养、考察、考核、推荐和监督,以及对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指导、考核、督导等职能,平时任务繁重,应接不暇,而要适应当下严字当头的政治新常态,达到更高标准,实现更好效果,需要不断改进日常工作方法。
把握总体量,学会庖丁解牛。组织部门的核心工作归纳起来是“三驾马车”——党员、干部、人才,一切工作的运转都是围绕这三方面。要想工作更有条理地开展,必须树立大局观,将组织工作“三驾马车”的主干和分支、经络和血肉了然于胸,学会在实践中合并同类项,寻找最大公约数,从而建构起组织工作的系统图,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
把握提前量,学会未雨绸缪。组织部有很多常态化工作,是平日可以提前预见的,比如按各科室的重点任务,干部科的年度考核、人才办的人才评价、电教中心的电教片评审等,以及按规定时间的七一表彰、三级联创,如果这些工作都压到最后来做,必定疲于应付,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要估计好提前量,把功夫下在平常,以备集中的“忙”。
把握问题量,学会亡羊补牢。要建立信息台账意识,以“日”为定点,以“周”为半径,以“月”为圆弧,绘制工作计划图,做到“月有重点、季有特点、年有亮点”。同时,注意台账管理中的问题总结,将工作中出现的纰漏环节记入“纠错台账”中,对自身建设起到督促作用。
总之,要切实改进日常工作,需要组工干部吃透中央精神,牢牢把握政治风向标,在实际工作中重点把握好总体量、提前量、问题量,并与时俱进探索改进量,从而适应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为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