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要“严”字当头
党建工作在很多时候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这就更需要党的各级干部耐得住、静得下,持之以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从严治党上下功夫。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要时时躬身自问:党委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党委书记是不是真正成了从严治党的书记,班子成员是不是真正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的责任?以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精神风貌,带动全体党员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员的道德养成,锤炼优良作风。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治党新常态必须从严抓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严的空气,带头作出表率,自觉做到严于律己。倘若失之于严,那么不仅权力会脱缰,精神也会缺钙,导致理想信念动摇,甚至会滑向谷底。但是,仅仅做到严还不足以让党员干部形成严的习惯,必须把严贯穿到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贯穿于治党全过程,促使党员干部由严的要求上升到严的自觉,养成一种习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感触最深的是管得严了、管得细了、管到位了,过上了“紧日子”,小到一张贺卡、一包月饼,都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常、抓长。整治奢华浪费建设、整治培训中心“歪风”、整治吃空饷、清理“裸官”等等,专项整治一个接着一个,每一个都把穴位点得精准,涉及不正之风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中央坚持治党务必从严的信心和决心。
从严治党,对于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的党来讲,从整体上提升党的素质并非易事。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的过程中,个别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党性宗旨淡化,面对物欲文化的冲击、多元价值的考验逐渐迷失了方向。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坚持从严治党的同时,全面治党该如何落实?一方面,坚持思想治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党员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收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另一方面,坚持制度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提出改革攻坚任务,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努力提升党建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