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保障政令畅通,考验的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的执行力

保障政令畅通,考验的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的执行力

2016-01-14 12:41 作者:琥珀 阅读量:17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上午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1月13日,新浪网)

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是区别于西方国家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中国政党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一个决策的实施,还得通过各级政府施政来实现。也就是说,政府的执行力是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实现的关键。

那何谓执行力?笔者认为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在任何的组织当中,上至国家,下到乡镇,都可以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这三个层面。从学术观察的角度讲,所谓的执行力就是三大流程的统一。所谓的三大流程,一是战略流程,就是做正确的事。第二是运营流程,就是正确的做事。第三是人员流程,是正确的用人做事。三个正点三合一就是执行力的完美体现。

2006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了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央的各项部署能否在地方切实得以认真对待和有效落实,各级政府的“执行力”是关键。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出现弱化倾向,国家政令不畅,凸显强化了政府“执行力”的紧迫性。

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全覆盖,不少贪官纷纷落马,但部分地方干部滥用权力的现象仍屡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映出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在一些地方被“执行走样”。一些地方干部满足于发文件、听汇报、作指示,热衷于上报纸、上电视争彩头、出风头。一些领导干部口号提得很响,但只限于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拿着令箭当鸡毛,常常表现出“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很少在落实上下功夫,导致好的思路和策略形成空谈。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必须求真务实,从根本上解决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状况。

要提高政府执行力,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就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笔者认为科学决策是首要。执行是对决策的执行,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好坏。在合法的前提下,从提高领导者本身的决策素质到遵循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到建立和坚持严格的决策程序一个都不能少,这些都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保证。其次转变观念要做好。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再次加强监督不可少。建立反馈机制是加强监督必不可少环节,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哪个方面执行力不到位,通过反馈才能一目了然,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和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要从严执纪,实施问责和责任追究。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只有把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关键来抓,才能以科学决策、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来更进一步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落实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琥珀)

其他人在看啥

    《保障政令畅通,考验的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的执行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