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对联
永不褪色的对联
在我们学校的大门上,写着这么一副对联:“潇潇春雨润一代桃李;耿耿丹心育四方英才”;同时,在校务公开栏的两旁也写着:“育花朵不惜一切代价;造人才甘洒满腔热血”。这两副醒目的对联,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让很多老师牢记,也是这两副对联,鼓舞了不少在山区任教的老师。
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我怀揣着伟大的梦想,可是心却忐忑不安,毕竟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向往繁华的都市,那里有我想买的东西,有我想要的生活,也许因为这个心理吧,这里的老师来了一批又一批。
那所所谓“大山里的城市小学”留给人们的不是繁华,也不是那么富有生活吸引力的地方,相反,他太多的是精神枷锁。来到这里,肩膀多了太多的责任,来到这里,我们都需要努力,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生活在基层的教师,也许地位总是那么低下,或许我们不是城里来的吧。偶有一次外出,恰逢一次盛大的喜宴,或许农村出来的总是很土,就连骑的摩托车也是风尘仆仆。当我开着摩托车进那个豪华轿车堆子里的时候,朋友忽问:“还是你们好,这个家伙节油”,我心里未觉得自卑,笑而答曰:“基本能维持生活水平,爱玩嘛,还是选一个自己能养的,不能养的且不是‘鸡脚上剥肉’”。也许朋友听出了弦外之音,同时我更加觉得我是一个善于嫉妒的人。
宴会上,是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大家争先敬酒,酒文化还真带点“文化”,某同学互问别后几载大家的生活状况如何,在哪儿工作?大家都生活高尚了,唯独我这个头发还带着灰土的人只能说:“某某乡某某小学初中部”。于是酒总在我的面前绕过敬着别人,这种“文化”还真有文化色彩,接下来稀里哗啦的都是高谈论阔,这个那个好像都很阔气。某君问言:“哥子:别在那地方混了,挣点钱,兄弟我给你想个办法,上城里来我们大家哥子们在一起也好玩,这里舞厅、酒吧大多你没去过,来这里大家也有个照应”。
我浅笑答曰:“多谢美意,也许是哪里来的哪里去吧,我还是适应泥土芬芳的气息,山区的孩子需要我们,他们也是未来之栋梁嘛”。“天,你别装的那么伟大,这年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似乎有点气恼!我只好应和他一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没那个福气消受吧,我们大家都有志向,只是我们选择的志向不同吧!或许,我们不同路”。他正要发话,却被其他人阻止:“算了算了,人格有志,何苦苦苦相逼呢,难不成‘好心’成了伤害兄弟的利剑?来来,喝酒喝酒”。这下我明白,一个低下的人和一帮高贵的人不能共事一桌了。于是找个借口溜之大吉。
去成都“一个村小基金会”培训的时候,在大门上就有这么一幅横幅标语:“向山区的教师致敬”。这个时候,我才找回我自己的地位,原本以为我是一个被抛弃的人。也因此,我想到了那些一直留守下来同事,也因此,我才明白校长为什么还一直在默默的奉献着。这些都因为孩子们需要我们,山区的孩子需要梦想,山区的孩子不需要再重蹈覆辙,他们也想成为国之栋梁,而我们,只需要记住那永不褪色的对联:“潇潇春雨润一代桃李;耿耿丹心育四方英才;育花朵不惜一切代价;造人才甘洒满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