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陈央:请给“反腐消沉干部意志”加上“个别”前缀

陈央:请给“反腐消沉干部意志”加上“个别”前缀

2016-01-18 10:04 作者:空白 阅读量:12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建超今日表示,反腐败导致党员干部意志消沉,甚至不作为。这样的说法是伪命题,实际上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就是让那些品行低劣、违法违纪的干部受到警示和惩戒,让那些德才兼备、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能够振奋精神,奋发有为。(中国新闻网,1月15日)

反腐败斗争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腐败分子或者投机分子而言,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恐惧,消沉是肯定的。但对于绝大多数干部,反腐败扫清了政治“雾霾”,增强了他们政治自信,发展自信,实干自信。对于群众,从严治党,整风肃纪,落脚点就是为民服务,群众自然欢欣鼓舞。说反腐使干部意志消沉不过是以个别的出于私利而意志消沉的干部现状来质疑反腐的正能量。

“反腐消沉干部意志”属于以偏概全。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执纪之网越收越紧,查处问责手段不断创新,所有腐败行为必会逐一“销账”。这必然导致个别贪污腐败官员对前景的绝望,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害怕东窗事发,煎熬又无望。内心的波涛汹涌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正是意志消沉。不过,这仅仅是为了避免“惹火烧身”。这种消沉正好出卖了官员“内心的鬼”,让纪检部门顺藤摸瓜。这种消沉是慑于执纪问责威慑力的,这样的消沉正是反腐威慑力的反馈。

“反腐消沉干部意志”属于偷换概念。反腐败斗争,消沉的意志绝非清正廉洁。换句话说,消沉的意志是挖空心思走后门的“空档上位”意志,是借权力优亲厚友、大力谋取私利的意志。反腐败斗争以来,堵死了这些“歪门邪道”,那些步步为营终于站在“门”前跃跃欲试的或者已经置身其中的,惶恐、失望、不安都是正常表现。这样的意志,并不是主流。换言之,这种负面意志的消沉还可以更多一些,最好能上升到“死寂”的状态,这才能体现出反腐的成效,也能让纠正不正之风对准“当事人”。

反腐使干部意志消沉是将个别官员的个别不正大光明的意志挂上了“头牌”。若揪着这一点来代替主旋律,着实不该。但我们也得承认,在越往后越严的执纪问责效力之下,这种消极意志还会零星存在,这种状态对于真正肃清党内贪腐,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有利的。所以,不必急着否定它,若能及时发现这些消沉,除掉这些消沉,进一步淘汰掉干部队伍中的“蛀虫”,进一步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保证勤政、廉政蔚然成风,岂不美哉?

其他人在看啥

    《陈央:请给“反腐消沉干部意志”加上“个别”前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