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驾于生命之上的烟花,绽放的还是美丽吗
农历新年已经进入倒计时,各家各户都在欢欢喜喜的备年货,吃的、用的、玩的,准备等到大团圆的新年好好热闹一番,而就在20日凌晨,江西上饶昆山村一起花炮厂发生爆炸事故却将近50人送往医院,目前仍有3名人员失联,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2016年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致辞中,对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深圳滑坡、恐怖袭击等事故,说到了悲伤这个关键词,说明安全仍是全民关注的第一重要话题,也是国家领导人关心的头等大事。新年的致辞还言犹在耳,没等到农历新年,安全却已经出了事故,谁来为这些无辜的生命负责,为这些不幸的家庭善后,是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单位负责人,是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还是购买烟花爆竹的消费者们?我们现在无从知晓,唯有静待调查结果。
总所周知,烟花的制造离不开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曾经有人打趣说外国人用火药制成了炸药引发了战争,中国人拿火药制成了烟花用来庆祝。而如今,两者在历史的变迁中竟然殊途同归。战争让无数人因它而死,烟花爆竹制作工厂发生爆炸,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环境重度污染,各地纷纷变成“大尘市”的新闻层出也不穷,屡禁不止。
一个个的生命因此流失,每一个都在叩击着、拷问着我们不安的心,他们的离开,我们要负责任吗?如果生产厂商的安全措施再充足一点,如果政府安全工作的监管再严格一点,甚至节庆喜乐我们拒绝燃放烟花爆竹,是否这些人还能和家人吃上2016的团圆饭。我们需要思考,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需要思考,有没有更完善的机制,更得力的监管,更有效的措施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如果每一朵绽放的烟花都承载着一个流逝的生命体,一个不幸的家庭,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重新选择,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烟花,还能绽放出美丽,还有庆祝的价值吗?
文/燕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