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恩:受贿300万退赃600万谁在办糊涂案
昨日上午,退休一年半被查办的深圳市政府原秘书长、南方科技大学原副书记李平在广州中院受审。检方指控其受贿人民币143万元、港币145万元,李平当庭认罪不讳,不过他此前却在纪委退赃了人民币480多万元、港币202万元。(2016年03月12日,来源:信息时报 )
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奇葩”案件,是一个笑不出来的冷笑话。案件的主人公李平于2015年3月接受纪委调查时,主动交代收受姚某某贿赂的犯罪行为,并上缴了480多万人民币、202万元港币的“赃款”。该案于同年5月移送到广州市检察院,检方查明后,指控李平受贿数额仅人民币143万元、港币145万元。那么,这多出来的300余万元钱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是李平变戏法变出来的,还是办案的检察官数学成绩不及格,算不清楚账?当地办案的检察官搞不明白,人们更是一头雾水。
从这个糊涂案中,笔者有三大疑问。
首先,是李平对自己行贿受贿的的具体数字没有摸清家底,东窗事发后或者想积极退赃,糊里糊涂的把家里所有的钱全部交出去争取得到坦白从宽,减轻处罚。不过根据腐败分子的普遍心态,抱侥幸心理,总是遮遮掩掩,以多报少,绝不可能把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主动上缴。
其次,是办理此案的当地纪委搞“刑讯逼供”?双规期间李平被吓傻了“神志不清”,无可奈何的坦白交待受贿事实,迫不得已上交了600多万元。但是,这种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发生,中纪委一直强调各级纪委办案件纪律,规定纪委慎重使用办案措施,防止滥用、错用。重事实证据,严禁为立案突破或移送司法而搞“逼供信”。据分析,当地纪委不会明知故犯违反纪律,拿自己的“帽子”不当一回事。
最后一个疑问,当地主办这个案件的检察院在包庇贪官?李平在纪委退赃了人民币480多万元、港币202万元。这可是真金白银明明白白的交出来的钱啊,殊不知奇事怪事却发生了,检方指控其受贿人民币143万元、港币145万元。足足减去了一半。余下的为什么不按照“不明来源”起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公诉人所在的检察院难道不知道李平在纪委上交的赃款数字,根本没有与负责此案的纪委联系沟通,故意装糊涂,还是在包庇李平,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送红包这么多年,就跟打仗一样”,“收红包手都痛了”。收受赃款600多万元,公诉人只指认300万元,是检察院徇私舞弊在送福利还是别的什么,这重重迷雾的疑问只有当事人来解答了。
【作者谢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