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厅官“互掐”掩盖不了贪腐之丑
日前,经广东省委同意,广东省纪委对省工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泽君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据悉,朱泽君在去年8月17日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之前,他被广东省纪委调查过两次。被调查原因都是因为一封举报信,而这封举报信的幕后主谋则是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3月22日《法制晚报》)
官员举报腐败并不少见,但多位官员互掐式的揭短举报却十分罕见,而且还颠覆了人们对“官官相护”的认知。朱泽君与曹鉴燎都曾经担任过广州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与李纯德都在同一个地方任职,一个是市委书记,一个是纪委书记,关系算得上亲密吧,但他们之间貌似有“深仇大恨”,不是隔空叫板,就是相互揭短,最终却双双落马。
虽然,从检举揭发腐败的角度看,贪官之间互相举报并非坏事,毕竟,体制内人比普通群众更清楚官员的弱点和死穴,举报的内容也更具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加突出,而且如果没有官员的互相举报,背后的违法违纪行为不可能被轻易发现。
但这貌似反腐之举的背后,却有反对“反腐败”之嫌。这些人反腐,既不是为了公平正义,也不是为了党纪国法,仅仅出于担忧自己仕途受到影响而与同僚反目成仇,用揭露对手的买官卖官、贪污腐败来显示自己的大义灭亲,掩饰自己的行为不检、虚以委蛇。诚然,他们的反腐之举行之有效,但却值得深思:如果官员之间没有起“内讧”,那么这些腐败行迹何时才能曝光于公众视野了?
官员互相“举报”双双落马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胜利,但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反腐败斗争竟然需要靠官员互相举报来赢得胜利!这是否在暗示我们:群众举报机制出了问题?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