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邓坤明:县委书记千万画鸟折射了不合理政绩观

邓坤明:县委书记千万画鸟折射了不合理政绩观

2016-05-09 09:45 作者:作者 阅读量:19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据中纪委通报显示,巡视组到达凤山县后便接收到当地干部和群众对“一件事”和“一个人”的反映。一件事是“县里‘花了5000万元画了两只鸟’”,也就是巡视组进城看到的“凤凰壁画”;“一个人”,是指凤山县原县委书记、河池市副市长黄德意,怀疑其在“凤凰壁画”项目中可能存在权钱交易问题。(5月4日,新京报)

听罢凤山县这个名字,本应是招凰引凤的好地方,但事与愿违,是否名不副实,却是个没“凤”的国家级贫困县,倒是这个叫县委书记、河池市副市长黄德意有“办法”,一只2500万,二只5000万,在山壁上画两只凤凰不就行了,这个用去全县半年财政收入的两只“大鸟”,确实能够一下吸引公众的眼球,更能让这位县委书记如本人名字谐音得意了好一阵子。

县委书记千万画鸟的形象工程,是官员冲动政绩观的表现,伤害民心,严重损害官员形象及政府公信力。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是一些贪腐官员的常用伎俩,不考虑把财政有限资金用在民生事业上,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而是企图通过大修大建,把公家的钱一点点捞进自己的口袋,把官场当成了“商场”,把自己当成“老板”,一旦胜任要职,就想着趁机捞一把。

究其原因,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花5000万元画两只鸟”就是很好例证。因为如果没有巡视组深入调查,“凤凰壁画”背后隐藏的重大玄机未必能很快“水落石出”。看来,本案除了黄德意利用“长官意志”在“形象工程”中分得一杯羹外,更有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监督之殇,才让权力过于张扬、任性。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根本上讲,某些官员之所以存在不合理政绩观,都是作风病,得治。而要想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就必须收紧制度藩篱,严格限制权力运行轨迹,严密监管领导干部,严肃惩处违法乱纪官员。只有真正形成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露头就打、打必彻底的高压态势,才能让各种官版“面子活”、“脸政工程”彻底消失于历史的天空。

其他人在看啥

    《邓坤明:县委书记千万画鸟折射了不合理政绩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