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邓坤明:盘活荒废办公楼需引入市场机制

邓坤明:盘活荒废办公楼需引入市场机制

2016-05-09 10:04 作者:作者 阅读量:66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央一再出台严规,禁止各地新建楼堂馆所。然而,在南京化工园区一街道,有一座新建的7层办公大楼,建好4年却无人搬进办公,所有进出大楼的门都锁着,院内成了废品回收站,堆满了废品。记者调查得知,其实在南京,兴建办公大楼闲置多年的情况,绝非这一处。(5月3日,南京晨报)

类似南京化工园区这座7层办公大楼,建成后就进入闲置状态的“楼堂馆所”,究竟还有多少?公众难免会本能地想,这是不是一种观望,等待着风头过去后,伺机再搬入?堆满废品的办公大楼的兴建者,或许并非不想搬进去办公,只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新建楼堂馆所”的规定,死死困住了地方政府机关搬家的欲望。

这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门竞相在楼堂馆所的豪华建设与装修上攀比,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形成了一些地方豪华政府办公楼与当地学校校舍破旧不堪甚至是危房的强大反差。这既无颜面对古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阔胸怀,也微渺于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高尚境界。拆除已建成的豪华办公楼则意味着更大程度的资源浪费,闲置撂荒也是弃民众的血汗于不顾,相关地方和部门应当尽快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政府机关出面修建的所有被闲置的“楼堂馆所”建筑,耗费的是公共资金,且花费巨大,闲置必然会对公共资源造成严重损失。这些闲置的建筑,基本都是政府机关“自筹”资金兴建起来的,大多都是利用权力钻了制度的空子,今天可以不去追溯当时的违规行为,但非常有必要依据市场逻辑,对其进行出售、出租等方式的处置,毕竟,不能让公共损失一次之后,接着损失第二次。

与其闲置,不如“亡羊补牢”,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向社会招租、拍卖的方式提供给社会公益组织等使用,盘活现有闲置大楼,把钱用在刀刃上,把腾出来的房子用在为民上,才是根本出路。在全国范围内,又有多少这样的“荒废长草”办公楼,这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细致地摸排。作为纪检监察部门,更应该开启“责任倒查模式”,查一查办公大楼修建过程当中有没有违规或者贪赃枉法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其他人在看啥

    《邓坤明:盘活荒废办公楼需引入市场机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