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邓坤明:选拔干部打破身份限制激活干部干事热情

邓坤明:选拔干部打破身份限制激活干部干事热情

2016-05-09 11:10 作者:作者 阅读量:92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乡镇工作头绪多、事情杂、条件相对艰苦,适合基层一线的干部往往干不久、留不住。为有效破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难题,云南昆明市在换届中打破基层干部身份限制,从全市10个县区拿出26个乡镇副科级岗位,首次面向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进行选拔。(5月6日,人民网)

云南昆明市在换届中打破基层干部身份限制,从全市10个县区拿出26个乡镇副科级岗位,首次面向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进行选拔,可以说体现了云南昆明市委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通过不动笔的面试考核,更彰显了云南昆明市委对年轻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核的良苦用心。

以前的考试,选拔出来的都是考试能手,这样考进来的公务员往往是“能考不能干”、“能说不能干”、“能想不能干”,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空有一身热忱,却难有实际作为。而真正表现优秀、群众口碑好、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村干”却因“会干会说会想”但是“不会考”,而被公务员大门拒之门外,空有满腔抱负,却发挥不到余热。乡镇上最需要的是一上任就能上手的实干家,面向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进行选拔,打破了必经“笔试”的限制,村官“赶考”不再动笔,而是从群众中考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这样的选拔标尺更符合农村实际。

面向没有公务员身份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正是对以往用人制度的补充完善,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把经过基层磨练、熟悉基层情况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来,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加强乡镇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打破身份限制问题,让没有公务员身份的基层一线优秀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是一个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转变的问题。从身份到岗位、从差异对待带到同等对待,党政干部选拔实现了新的突破,建立在岗位需求之上,不以身份定高下。而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作评判标准,建立起更加规范、科学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让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的基层干部上得来、有盼头。

其他人在看啥

    《邓坤明:选拔干部打破身份限制激活干部干事热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