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县委书记”职务调整靠的是一心为公
5月3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郑灏东迎来职务调整。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去年7月1日评选出的102名全国优秀县(市、区)委书记,已有71人职务有所调整。郑灏东是最新的一位。(2016年5月9日,新华网)
2015年7月1日,全国评选了102名“优秀县委书记”,据统计,时至今日有71人调整职务,3人晋升副部。“优秀县委书记”的表彰有利于展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伟大实践;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心为公,是一句话,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可能说起容易,做起来就比较困难。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大多在经济发展方面成绩突出,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也喜欢下基层,倾听老百姓的问题,解决老百姓认可的问题,改善了党群关系。一心为公,就是应该处处应考虑和维护国家的尊严,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应服从于人民利益,少抱怨,都为民着想。
笔者认为,2016年是换届之年,“优秀县委书记”职务调整,靠的不是关系,不是侥幸,靠的是一心为公,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组织都不会埋没你。(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