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军:人才松绑方能“百花齐放”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强调,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人民日报, 5月7日)
当前我国人才不能充分在各自领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现“百花齐放”,关键是手脚上收到了各种体制性束缚。例如,用人主体缺乏自主权,被动地接受人才引进、培养;想要的人才进不来、人岗不适的人才出不去;人才渴望创新创业,但缺乏创业基础,还担心创业失败,害怕赔了身家性命。潜伏在体内的创新智慧和创新激情,被众多的荆藤和藩蓠包裹着,人才的远走高飞、自生自灭、随波逐流,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才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也更能赢得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给人才松绑实则是对人才的信任,为人才创造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这种创新举措更能获取发展的“第一资源”。
为人才松绑,其关键在创新人才流动机制,这是赢得人才的重要保障。人才作为独特的稀缺资源,也该具备流动性,要实现人岗匹配、人尽其责的美好愿景,必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一纸户籍而影响不少人的就学、就业,也埋没了一批人才,不利于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用创新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只有解开束缚人才发展的枷锁,给人才一个优质的发展空间,人才才能迸发出强大创新创造的活力,促进人才队伍的“百花齐放”,为实现“两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献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