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运军:“吃空饷”问题暴露监管缺失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分配制度,可有些人却可以干着自己的私活,领着国家的俸禄。宝鸡有一领导吃空饷都吃到了牢里。根据爆料人郭先生的描述,在宝鸡市扶风县林业局有一名叫李新奇的副站长,十多年不上班,不过单位里的工资却照发不误,长期在外做自己的生意,三年前因为做生意违法,进了监狱。虽然人在监狱,不过领空饷的事一直没停。(5月12日,山东商报)
经过记者的走访调查,原来李新奇10年前曾是扶风县林业站“副站长”,做过水泥和烟草工作,后因贩卖烟草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又6个月,目前已经在关中监狱服刑将近两年时间了。可就算这样每个月也能领取5000元,坐牢依然“吃空饷”,令人咋舌。如此行为羞红了谁的脸呢?
“吃空饷”不仅是对财政资金的蓄意贪占,更是对于政府廉洁形象的损耗,是一种不可轻视的腐败变种。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讲究“定编定岗定责”,编制极为有限,“吃空饷”的多一个,干实事的就少一个。而“吃空饷者”的安排与接收,隐瞒与维护之间,暴露的不仅仅某单位在人员管理上的松弛和混乱,更是公权力的过度介入和越界运转。可见,“吃空饷”不但侵蚀党的细胞肌体,更严重损害勤勉上进、诚恳踏实的社会风气,挫伤其他尽忠职守的公务员的积极性和民众对干部队伍的信任度。
根治“吃空饷”问题相关部门要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断创新监督体制及工作领导机制,扩大家督范围,用“阳光监督”及时曝光“吃空饷”事件;积极推进人事、财务制度的改革,减少权力转租的空间。
“副站长”吃空饷背后有一整条“腐败链”,而只有让这条“腐败链”分崩离析,“副站长”才不会有空饷可吃。此事也给了广大领导干部以及相关部门警示,在法纪面前切莫存有侥幸心理,即便“你不说”“他不语”,腐败就是腐败,终会暴露在“阳光”下,继而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