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陈莉敏:莫让“救命钱”沦为“唐僧肉”亟需监管透明

陈莉敏:莫让“救命钱”沦为“唐僧肉”亟需监管透明

2016-05-20 16:00 作者:作者 阅读量:148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扶贫资金本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然而一些基层干部却在这些资金上动手脚。记者日前从云南省检察院获悉,今年1~4月,云南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 罪案件595件719人,其中发生在惠民扶贫领域涉嫌职务犯罪的多达389人,占职务犯罪的一半以上。(5月19日,中国新闻网)

像云南这样的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更是扶贫资金汇聚的重点省份。然而,该省支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救灾救助 资金、生活保障资金、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资产收益扶贫、“互联网+”扶贫、关爱服务体系以及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领域, 却成为了职务犯罪的高发区。

不唯如此,从全国来看,扶贫领域的犯罪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在今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广东纪委通报了近期查处的6起基层干部骗取、挪用扶贫资金典型问题。6起案例中,4名涉事基层干部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及以上时间,4人被开除党籍,5人被开除公职或罢免职务。像这样的案件还 不少,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11月,仅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35240人。

扶贫领域犯罪为何屡禁不止?究其根源,监管不透明是最重要因素。因为从利益来考虑,体制内必然有体制内的利益,尤其是在与社会利益相冲突时,做决策必然会有所权衡。再者,完全依靠体制内的监管,建立在长期共事或者上下级关系之上的“揭短”也不太现实。

因此,要想让扶贫款不再沦为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必须打破这样的封闭管理,全面实现信息透明。扶贫资金划拨和使用情况,扶贫项目的规模、目标、申报、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都应作为各级部门信息公开的必选项。如此一来,那些试图把扶贫款用于三公消费以及滥发福利的单位,恐怕将知难而退,一些部门要想骗取扶贫资金,显然不会如斯容易“得手”。

其他人在看啥

    《陈莉敏:莫让“救命钱”沦为“唐僧肉”亟需监管透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