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生:政府闲置办公楼岂能成“休眠大楼”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江苏、安徽等地调查发现,《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2013年7月印发之后,各地广泛出现的新建办公楼闲置问题广受社会关注。目前,部分地区对不符合规定的办公楼进行了处置,盘活资源重新利用,不过,“休眠大楼”仍不在少数。(5月20日,半月谈网)
从办公大楼的修建不难看出个别官员身上反映出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央铁律的出台正是为了进一步刹住此股歪风邪气,但在为禁令拍掌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直视办公楼“闲置”背后存在的问题。如果将新建办公大楼比作一座座权力城堡,闲置的状态,是“国王”们策略性的“闻风而逃”,但遮掩不了“别有用心”式的权力欲望,及“甩手掌柜”式的监管督查。
新建办公楼为何闲置,有一个共同理由——“风声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当初工程上马时还没管这么严,现在盖好了却不敢搬,新办公楼停工或闲置,有“避风头”的嫌疑,说白了,也是在观望中央政策走向。
对待闲置办公楼,放任不管、任其荒废固然是一种处理方式,但这种方式未免太过简单,政府的公信力及形象,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损伤。甚至,公众难免会本能地想,这是不是一种观望,等待着风头过去后,伺机再搬入?闲置的办公大楼,其实就是一种无言的提示,在默默地告诉大家,曾经有公权力在胡作非为,曾经有官员在搞铺张浪费。
对待这些闲置办公楼,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相关部门要开拓思路,督促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为错误决策买单,要积极谋划盘活闲置的办公楼,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出路,从而减少财政负担,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让闲置办公楼不再成为民生之忧。与其闲置,莫若“亡羊补牢”,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向社会招租、拍卖的方式提供给社会公益组织等使用,“唤醒”这些“休眠大楼”,才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