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敏:办公楼闲置更是一种浪费
装修好的办公楼“铁将军”把门,门前竟成了菜地、废品场;主楼空着,既不敢搬又难作他用,几百人依然挤在小配楼里……记者近期在江苏、安徽等地调查发现,《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2013年7月印发之后,各地普遍存在的新建办公楼闲置问题广受社会关注。(5月20日《京华时报》)
办公楼装修好,既不敢搬又难做他用,实则是政府“懒政怠政”的一种表现。既然问题不在少数,说明这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暗示”:把新建的办公楼当成了“烫手的山芋”,出于政治敏感性将大楼空置。殊不知,这种做法更将一些地方政府责任担当意识不足的缺点和短板暴露了出来。
办公楼被闲置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地方政府或党员干部依旧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歪风邪气”。因此,相关部门针对办公楼被闲置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闲置办公楼进行合理利用,如改造成群众休闲娱乐场所、进行商业拍卖……彻底断了这些地方政府等风声一过就使用的想法。当然,这样也才能算是真正将办公楼禁令落到实处,而不是“一阵风”。
如何不让闲置的办公楼“看上去很美好”,这也是对相关地方政府施政智慧和责任担当的双重考验。毕竟一栋办公楼的崛起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任何地区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与其期待统一政策的解决办法,不如正视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早点行动起来。参照成功的案例,或拍卖,或租赁,或变成公众活动场所,都未尝不可。说起对中央刚性规定的严格遵守,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违背政策初衷,反而会促进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何乐而不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已经建了,追责之外还应妥善处置违规建设部分,不能一拆除或一闲置就完事,那只能造成更大的浪费。该腾退就腾退,该改造就改造,该整合就整合,办公用房利用好、处置好才是关键。至于怎么处理,或许可以参考专家建议,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想办法盘活现有闲置大楼。腾出来的整体独栋可以用于置换、拍卖或出租;不影响办公的前提下,有的腾退房是不是也可以用于民生、归于公益?总之,对违规修建的办公大楼要有有效的后续措施及时跟进,否则,假整改或闲置不用不过只是换了件浪费的马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