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敏:不妨宽容对待公务员高调做慈善
5月16日、17日,林继排先后为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三高校的30多名师生颁发了超5万的“奖德金”。这笔钱来自他以个人名义设立的“道德基金”,用以奖励道德品质突出的高校师生。“奖德金”总额超过百万。地方国土部门的普通公务员,慈善基金的出资者,两种身份让林继排一度站在风口浪尖。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他反复强调,自己“年薪不到六万”但钱来路正,高调做慈善“不怕查”。(5月20日中国网)
如今,公务员群体已经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但凡媒体报道的新闻和公务员沾点儿边,总是能引起民众的热议,尤其是一些关于公务员的负面新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公务员选择躲避媒体,躲避网络,一则怕被网民盯上,一则是怕被舆论误伤。可是,浙江苍南国土局一公务员林继排却选择了高调做慈善,他以自己的名义设了100万的“道德基金”,用以奖励道德品质突出的高校师生。不出意料,新闻报道之后,网络上立即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社会公众之所以存在质疑,原因在于其公务员身份。有网友认为,公务员如此高调的做慈善,更像是在“作秀”,是在人为的给自己的升迁之路加上道德砝码。还有网友质疑,100万于拿“死工资”吃饭的公务员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钱从何而来呢?林继排是否是在假慈善之名在行“洗钱”之实呢?诸如此类的言论,表面上看是其在行监督之责,可实际上却反映出了民众对于公务员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及怀着一种可怕的“阴谋论”心态。
我们不妨结合事实来看,就可以清楚看出上述质疑均不存在任何事实依据。首先,公务员林继排高调做慈善是为了升迁在“作秀”吗?显然不是。林继排今年已经是52岁的年龄了,在官员晋升上已经几无可能。其次,林继排100万的慈善资金从何而来。对于民众的这个疑问,林继排在接受采访时,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一则自己一年的工资有5万多元;二则自己历来节俭,安于清贫,攒有积蓄;三则自己手中有不少的技术专利,每年都能获得一定的转化费。
善是一种可贵的道德修养,提倡的是以善促善。林继排作为公职人员高调“秀慈善”,其实是在公职人员如何做好慈善的探索上走在了前面。我们不适应,固然有公职人员这个群体受关注度高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看待公职人员如何做好慈善的原因。公职人员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社会大众不必对公务员高调“秀慈善”另眼相看,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的群体之一,我们不能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以极端的、揣测的、质疑的心态去猜想他、压制他,而是应当静下心来,宽容对待之,此番也不失为一种善意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