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贫困帽”,主动脱贫助推被动扶贫
“‘帽子一摘’,钱没了咋办?”2011年,贵州制定全省“减贫摘帽”总体规划,实行贫困县退出倒逼机制,力争在2018年完成5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省定贫困乡镇全部“摘帽”。为了切实解决各地在扶贫工作中“等、靠、要”等惰性思想,贵州在全国率先实行对上不对下的“减贫摘帽”政策。(新华网 9月20日)
扶贫开发纲要再精要,扶贫方案再精致,扶贫措施再具体,如果没有一种主动实干的精神和作为,扶贫脱贫终归难见成效。扶贫本是为了脱贫,要脱贫致富,就要有主动脱贫意识,如此才能激活脱贫致富的动力。别人就是再想帮你,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别人的手也抓不牢你的手,脱贫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等着政策帮扶,而应该主动摘下贫困的帽子,跳出贫困的深坑。
如何让脱贫意识主动化,这就需要帮扶单位在“意志”、“精神”上下功夫。只有让脱贫致富成为贫困户的心之向往,让他们有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政府、社会各界的扶贫才能事半功倍,脱贫才不会步履蹒跚。
扶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的去落实。扶贫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帮扶单位深入山村角落
主动作为,贫困户建立主动脱贫意识,如此相辅相成,脱贫攻坚战将不是遥遥无期,而是胜利在望。(作者:一行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