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拔毛”亦腐败,“正本清源”还清新
近日,湖南召开省直单位“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整治工作调度会,总结交流前期工作情况,进一步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专项整治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傅奎出席会议并讲话。(9月22日 新华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虎”遍地跑,“苍蝇”满天飞,地方基层腐败案件频发,而“雁过拔毛”成为“苍蝇式”腐败的一大特点。一些干部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对上级拨付的专项惠民资金,利用在资金拨付、审核批准、经手管理、验收项目、信息灵通等方面的职务便利,以贪污、挪用、截留、索取好处等方式,捞取非法利益,虽数额不大,危害却不小。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收流转、转移支付、扶贫救济、低保医保、惠民补贴等领域,聚焦紧盯群众身边“微腐败”,亟需对这样的官场“正本清源”,还以一个清新的面貌,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为必要。
“雁过拔毛”亦腐败,“正本清源”就要强化乡村干部法律意识。文化水平低、个人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再加上涉案的一些村干部放松自身学习,对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领会不深刻,对自身的作用和责任缺少清醒认识,致使在关键时刻经不起金钱诱惑,最终导致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雁过拔毛”亦腐败,“正本清源”就要建立健全监管体制。要打破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严防监管缺位,不给侵占、挪用等腐败行为留下可行空间。
“雁过拔毛”亦腐败,“正本清源”就要深入宣传惠民政策。当群众对享受资金补助的条件、程序、监督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基层干部在实施过程从中钻空子的条件。
“雁过拔毛”式腐败虽然数额相对不高,但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影响了国家惠民资金政策的落到实处,并影响到广大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感受,必须“正本清源”,还以一个清新的政府环境。(作者:一行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